在线投稿

信息中心

文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中心 -> 文院新闻 -> 正文

愿怀长志耕耘久,初心如磐奋楫行——文学院“银龄讲堂”之周光庆教授开讲

作者:镇熙宇 曲胤达来源: 阅读次数:日期:2021年12月22日

(通讯员 镇熙宇 曲胤达)20211219日,文学院“银龄讲堂”第三讲于文学院2201教室开讲。本次讲堂由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2019级非公费师范生集体承办。特邀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光庆教授主讲,文学院党委副书记秦伟、2019级辅导员陈若千与年级全体非公费师范生参与了本次活动。

活动伊始,周光庆教授以“为什么能够几十年如一日的潜心学术研究”为引子,回顾了他的人生历程。从小时候的“好读书”,到成为中学教师后仍不忘学术梦想,进而继续攻读武汉大学硕士学位并最终回到桂子山工作,他的人生选择,都遵循着心底对学术研究的坚持与热爱,是这份“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对学术的热爱”推动着他走上了科研之路,开启了他对“中国古代哲学经典阐释学”的探索。筚路蓝缕、再创天地,其中不乏艰难险阻,但正是实现自我的渴望,支撑着周光庆教授一路走来。

紧接着,周光庆教授以他的三本学术专著为依托,向我们阐释了他的主要学术成果与治学态度,并以此激励同学们勇敢坚定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其中《中国读书人的理想人格》由华中师范大学原校长、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先生作序。《中国古典解释学导论》《汉语词汇认知:文化机制研究》则分别代表了周光庆教授的两条学术道路:第一条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阐释学,即挖掘古人是如何阐释经典、生发哲学新解的,周教授将其视为打破传统训诂学沉闷空气与僵化体式的革新之路;第二条则是探求“汉语词汇的认知机制和文化机制”之路,尤其注重汉语词汇与文化的关系,这是周光庆教授在词汇学学术阵地上的建设性贡献。

互动环节中,大家踊跃发言,孙宇同学就训诂学在当代的学科地位与社会影响提出了疑问。周光庆教授认为:“无论社会如何进步发展,我们的文化根基是不能断的,而且现在国家对于传统文化经典学习与传播十分重视,训诂学在当代依然大有可为。”

活动接近尾声,周光庆教授问道:“你们未来想找到什么样的道路?是否有实现自我的初步想法呢?”这引发了大家的深思。陈子迅同学给出了肯定的回答,向周光庆教授表达了同学们对于自我实现的强烈愿望。周教授对此感到十分欣慰,并在最后与同学们定下十年之约:“十年之后,我们再次见面,一起聊一聊在这十年当中,我们怎么样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前进的!”

至此,讲堂在大家对未来的期待憧憬中落幕。2019级李远威同学表示:“周光庆教授发现问题的眼光、再开新路的气魄、自我实现的强烈愿望、勉励后学的长者之风,都让我为之感动和赞叹。这对于我们后辈学人坚定学术信念、走好人生道路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据悉,“银龄讲堂”活动是文学院充分发挥离退休老教师的育人和引领作用,助力高层次人才培养、丰富青年学子的学习资源,助力中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