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林嘉琪 任欣玲 张梦欣 伍佳琪)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5月29日下午,“道德经与文化自信”主题讲座于文学院2201教室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由美美与共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室和文学院“文信”学习发展中心共同承办,民族办热米拉老师主持。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学教授刘固盛担任主讲嘉宾。文学院21级辅导员舒佳欣,民族办李春艳老师、安凯尔老师出席,近200名学生参与本次讲座。
活动伊始,刘固盛教授阐释了《道德经》中所凝聚的中华民族内在精神,讲授了这本道家经典在世界上的深远影响。《道德经》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坚实底气,反映出中国智慧的深邃广大,而且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它在世界的传播也有利于中华民族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认同。
其后,刘固盛教授主要从《道德经》中体现的哲学、政治思想、人生智慧和现代价值四个方面进行解读。他把老子对于哲学的思考和现实社会的发展相联系,从人的生活态度、处世哲学,做事原则等方面分享了老子“求道、治国、修身”的智慧,引导同学们既要有关怀生命的人文关怀,也要有关心国家的家国情怀,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人生智慧,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实践中。
刘固盛教授以“道生万物”“反者道之动”“道法自然”三句话为根本,介绍了老子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建立的以道为核心的哲学体系。他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其中蕴含的道理,即顺应自然,遵守客观规律与法则,从而明确了我们需要遵守的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
在介绍《道德经》蕴含的政治思想时,刘固盛教授简明系统地概括了从古至今历史上《道德经》在政治中的应用,为同学们展示了“无为而治”“处下不争”“公平公正”的正确含义。接下来他从这三句话的现世意义进行讲解,教导学生以谨慎的态度为人,以公平公正为原则处事。
《道德经》作为古代经典,其中蕴含许多人生智慧,刘固盛教授以“上善若水”“身重于物”“以德报怨”三句话为例,教导学生培养居善地、心善渊的低调、宁静的生活态度;学习与善仁、言善信的慈爱、诚信的处世哲学;坚持政善事、事善能、动善时的公平、灵活的做事原则,从而能灵活而不失原则,有为而顺其自然。他还深入讲解了道家的生命关怀,引导学生关注个人主体,在日常中独立思考,珍惜生命。
《道德经》在传承中也被赋予了现代价值。在刘固盛教授的解读中,道家明确的人本自然主义与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前后呼应。其所蕴含的科学精神为世界文明作出重大贡献。“道法自然”“知和曰常”“知止不殆”的思想则是体现了道家在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中的生态智慧大局观。
《道德经》所蕴含的思想智慧,如道法自然的哲学宗旨、无为而治的政治理念、上善若水的人生态度、知止不殆的处事原则、以德报怨的应世情怀等在继承中实现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而可以和现代社会相适应。 这些思想具有跨越历史,连接现实,面向未来走向世界的恒久价值,充分彰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品格。全面梳理《道德经》所蕴含的思想价值与历史影响,对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具有重大意义,有利于在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讲座最后,主持人热米拉对刘固盛教授所讲解的内容做了精简的总结,并真诚感谢刘教授的精彩讲解,热米拉赠与同学们老子《道德经》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句,望同学们躬身笃行,将所学付诸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