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镇熙宇 张艺卉)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引导青年学子在红色经典诗歌中重温党的百年峥嵘岁月,汲取奋进力量,5月下旬,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及中国新文学学会联合党支部书记李遇春老师的指导下,文学院2019级中国语言文学类团总支部学生会、文学院第65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第6组联合举办的“青春心向党,雅言诵华章”红色经典诗歌赏读活动在文学院2201教室顺利开展。文学院2019级辅导员陈若千出席了本次活动。
第一场活动于5月23日19点举办,主持人施轩尧首先概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至大革命时期(1921-1927)的红色经典诗歌。1921年,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在革命文艺实践中,党较早关注到革命歌曲要注重广泛的群众性,施轩尧以此为线索串讲了秋实(左联五烈士之一)在1926年编选的《革命歌声》,该书辑有诗歌《国际歌》《赤潮曲》《国民革命歌》《二七纪念歌》等,其内容无不点燃了无产阶级战士们的革命激情。诗歌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千万受压迫民众的痛苦,以及他们所拥有的不可侮的力量和宏大志愿,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位同学。
穿越时光,在声音中相遇;跨越历史,在聆听中重逢。中国革命方兴未艾,在第二阶段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8-1936)红色诗歌赏读中,杨婼彤、乔诗涵、周盼、李蔚然动情地演绎了殷夫的新诗《别了,哥哥》,为大家带来这“向一个阶级的告别词”;曲胤达接以朗诵鲁迅的七言律诗《自嘲》,激昂的情绪将无产阶级战士碰壁不回的革命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施家靖与曲胤达解读了陈毅的七言绝句组诗《梅岭三章》。这一首首革命诗歌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与党史教育的生动教材,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筚路蓝缕、砥砺前行。
第三阶段呈现的是全民族抗战与解放战争时期(1937-1949)的红色经典诗歌,该部分围绕华中师范大学校友光未然展开主题宣讲,由恽代英青年讲师团成员毕智慧介绍了光未然的生平与诗歌《黄河大合唱》的创作历程。聆听红色旋律,传承民族精神,该组成员将细致入微的讲解、鼓舞人心的朗诵、慷慨激昂的歌声相融合,运用多种形式带领我们重回那悲壮的革命年代。“一曲大合唱,可顶十万毛瑟枪”,于那时的国人而言,光未然的《黄河大合唱》是振奋人心、点燃希望的精神力作。未然之光永不熄灭,爱国符号永不泯灭,光辉的历史将永远被铭记,民族精神将永远赓续。
第二场活动于5月30日19点开展,进入第四阶段对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1949-1977)的红色诗歌赏读,小组成员围绕“保家卫国”、“成就显著”、“曲折探索”三个关键词展开活动。首先,丁胡玲等同学齐诵抗美援朝战争中诗人未央创作的《祖国,我回来了》,诗歌饱含的对祖国刻骨铭心的思念令人动容。接着,王思毅和石婉妍通过讲解诗歌《三门峡——梳妆台》《清平乐·我国首次原子弹爆炸成功》,阐释了新中国在各领域所取得的开创性成就,自豪之情随着一句句激昂的诗词从同学们口中迸发而出。艰难探索中,叶剑英的《远望》是对那一时代共产党人矢志一生、戎马报国情怀的最好诠释。最后,全组合唱《歌唱祖国》,真切感受新中国逐渐走向繁荣富强的壮丽进程。
第五阶段为改革开放时期(1978至今),张艺卉等同学参照青年大学习的形式,为大家录制了一节“红色诗歌里的党史大学习”主题团课,团课以两首反映现代化建设的诗歌《中国的道路呼唤着汽车》《中国的汽车呼唤着高速公路》为线索,通过视听结合与互动答题的方式,展现了诗人邵燕祥对于中国汽车工业以及现代化进程的愿景。“我的/难以割舍的/亲爱的同志们:/听,中国的汽车/呼唤着/高速公路!”改革开放初期,多数国人尚不知高速公路为何物,如今中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已突破16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40余年的风雨兼程,这每一公里都融汇着中国的蓬勃发展和不断增强的综合国力。
中国特色的理论旗帜、发展道路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奋斗的结果。百年红色经典诗歌是一面镜子,照出了百年风雨征程,映出了百年峥嵘岁月,给予了同学们砥砺前行的力量。活动结束后,文学院2019级非师范专业学生林静表示:“漫游在红色诗歌的文字中,感受着诗人跳动的心,我好像触摸到了时代的脉搏,这使我愈加深刻地感受到:百年党史,青春中国,风华正茂!我们应继续坚定不移,跟随党的步伐,为中国梦的筑成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