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预约 在线投稿

学生园地

学生园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园地 -> 学生园地 -> 正文

文学院“光未然”文化自信宣讲团赴麻城红色研学活动动员大会成功举办

作者:喻腾玉来源: 阅读次数:日期:2021年07月09日

(通讯员 喻腾玉)202177日下午,文学院“光未然”文化自信宣讲团赴麻城红色研学活动动员大会在文学院2201教室顺利举行。本次动员大会由文学院团委副书记陈若千主持,文学院党委副书记徐福刚,文学院团委书记李哲立,团委副书记鲍思琦出席动员大会。


大会伊始,文学院党委副书记徐福刚致辞。他肯定了宣讲团立足于“讲好中国故事,坚定文化自信”的成团初心,同时表示:逢建党百年之际,于新时代奋进之时,作为新青年的大家更应该利用好红色资源,在重走红色足迹之时、追溯红色记忆、访谈红色人物、挖掘红色故事、体悟红色文化;在注意安全的同时,在麻城丰富的文化氛围中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同时,于光未然先辈诞辰107周年之际,作为“光未然”文化自信宣讲团的成员要树立起“文化标杆”意识,在实践中更加清晰自身的定位,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为文学院社会实践活动创新性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为了更好地反映和传递麻城当地的红色文化、红色故事和红色精神等,宣讲团宣讲部成员分为四个小组,分别为麻城四个典型的实践地标——麻城烈士陵园、麻城博物馆、麻城县委旧址、乘马岗设计了微党课的宣讲视频脚本。四个小组向大家介绍了关于各自实践地的微视频拍摄思路。

第一小组作为烈士陵园微视频拍摄的负责组,首先提出了画面与配音相结合的“沉浸式”微课形式。通过小组内每个成员的表演,向我们展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名垂青史的黄麻起义的地位与重要性——解开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大幕,兴起了如火如荼的农民运动。“本土化”的农民军结构使得麻城的抗战十分团结一心。在麻城,六万多人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两千余人参加了两万五千公里长征。第一小组组长施家靖向大家介绍道:“我们设计了一个时空交错的场景,期望通过现实与回忆的交错、光影与纪念碑的重叠,向大家展示大将军王树声的英勇事迹。”

第二小组则准备通过国家一级文物、万永达烈士使用过的红绸大刀和土地革命时期红四方面军颁发的土地使用证为切入口,展开对麻城历史的回顾和介绍,重现数以万计的革命志士用青春和生命创造历史、书写历史的画卷。


第三小组抓住了红色文化薪火相传的特点,将目光锁定在了麻城市民的日常生活中——从路边拉二胡唱《映山红》的老爷爷,到博物馆中学习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的青少年……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寻找精神绵迭的麻城记忆。

第四小组期望通过由远及近进入镜头,介绍乘马岗地的居民生活日常,如男女老少的生活状态、红色文化建筑、青年缅怀先烈的行为等等。通过日常的镜头进入乘马岗地,又通过王树声将军的英勇事迹深入乘马岗地。王树声走过十万里长征,抗战山西,解放到大别山,他一生都在为革命事业奋斗,而这一切都发家于小小的乘马岗地。


动员大会的最后,文学院团委书记李哲立对四个小组的思路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并表达了对此次赴麻城红色研学活动的期许。通过此次动员大会,宣讲团成员都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更加清晰认识。“光未然”文化自信宣讲团将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过程中——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担当时代责任,展示新时代青年共产党人的良好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