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团员青年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使命,在社会实践中展现青春作为、贡献青春力量,7月13日下午,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社会实践队临时团支部在武汉市蔡甸区陈昌浩雕塑前,开展“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团日活动,深切缅怀华中师范大学杰出校友、革命先辈陈昌浩同志,激励团员青年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奋勇前行。
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全体团员在鲜红的团旗下,高举右拳,重温入团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铿锵有力的誓言在雕塑上空回荡,彰显着新时代青年继承革命先辈遗志、践行“强国有我”的坚定信念。

实践队成员徐雨欣深情讲述了陈昌浩同志的革命事迹。陈昌浩1906年出生在汉阳县,1920年投考私立武昌中华大学中学部,在中华大学度过的四年,孕育了陈昌浩的革命思想。陈昌浩早年参加革命,曾担任党和军队的许多重要职务,1953年到1967年担任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一生为党和人民做了许多重要工作。在战争年代,他不畏艰险,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新中国成立后,他投身于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编译工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在实践心得分享环节,4位实践队成员结合暑期社会实践经历,分享了团日活动心得与感悟。文心服务队成员闵熙媛和彭湘怡分享了在蔡甸区“爱心托管班”的志愿服务经历,团队创新开展“小小红军故事会”,用绘本和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孩子们亲身体验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彭湘怡特别提到,每当在实践活动中遇到困难时,伟大建党精神便会激励其克服困难、勇毅前行。


“今天,我们以团日活动的形式缅怀陈昌浩同志,不仅是为了追溯一段历史,更是为了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找到属于我们这代青年的精神坐标。”“逐梦知音”实践队队长高兰溪结合实践经历,认识到新时代青年应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在服务社会中践行初心使命。
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逐梦知音”实践队成员秦帼悦提倡新时代的团员青年应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文学院团委副书记、实践队指导老师周旺章在团日活动中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致全国青联十四届全委会、全国学联二十八大的贺信精神。周旺章指出,青年学子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一线大有可为,希望大家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教导,在实践中充分发挥我院中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优势,努力将专业学习与服务社会相结合,放下架子、深入基层、敢于吃苦,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奋力书写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在蔡甸区暑假“爱心托管班”中,文心服务队志愿者侯奕蕾为青少年带来了一节爱国主义教育课。课堂上,她以“重走长征路”为主线,带领孩子们挖掘长征时期的重要史实与英雄人物故事,同时融入了蔡甸籍革命先辈陈昌浩的生平事迹,让学生在身边的红色印记中,真切感受到红色革命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精神力量。

本次主题团日活动是文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团员青年在实践一线感悟历史、在互动交流中深化认识。未来,文学院将持续挖掘校史中的红色资源,打造实践育人品牌,引导青年学子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
审读人:桂文亮 崔宏博 李哲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