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讯(通讯员 王槿瑶 王坚强 耿敬宇 陈知行)为深化师范专业学生对AI时代语文教学改革的认知,主动对接基础教育领域前沿动态, 10月29日,文学院2025级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研究生及2023级卓越筑梦计划班学生代表在张筱南老师的组织下,前往武汉市东湖中学参加主题为“AI赋能高中语文情境化教学”的研讨会。此次活动由武汉市东湖中学主办。

2025级学科语文研究生学员代表

2023级卓越班学员代表
活动伊始,东湖中学王朝文校长对参会的专家、教师,以及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师生代表表示热烈欢迎。他在致辞中提到,希望通过校校联动,共同探索AI技术与语文教学融合的新路径,这一理念与我院师范生培养理念高度契合。

王朝文校长致辞
武昌区语文教研员吴东生带来题为《对于AI赋能自主学习的思考》的微报告。报告中,他以自身就医经历为切入点,从药理延伸至教理,提出教师需要带动学生自主学习,“求本用精”,承担起“授人以渔”的责任。

教研员吴东生作微报告
授课环节,东湖中学王瑾老师开展《与妻书》公开课,呈现了“AI+情境”教学的鲜活范例。她动用AI工具提炼出“死”与“爱”这两大高频动词,引导学生在聆听选段朗读后,勾画并分享文本中体现林觉民对妻子深情的语句;随后巧用AI生成历史场景图片,让学生直观讨论清末民初的社会环境;更创新性地运用AI生成林觉民形象数字人,以“穿越对话”的形式解答学生提问,使革命先辈的人物形象更加立体鲜活。课堂尾声,王瑾带领学生联读其他革命先辈的家书,思考“新时代青年如何续写新篇章”,实现了工具与价值的深度融合。



“与妻书”课堂现场

我院学子现场见习
东湖中学张琼老师以《AI赋能高中语文情境化教学评价》为题作微报告。她以吴东生的“三基四维”“四境贯通”理论为支撑,结合王瑾的公开课案例,系统分享了教学评价的创新路径。

张琼老师作报告
东湖中学熊文老师带来《AI赋能高中语文情境化教学策略》专题的报告。她以该校近年来的教学实践成果为依托,系统地讲述了构建AI赋能的情境化教学策略。她表示,希望AI能够为情境教学搭建“脚手架”,支撑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熊文老师作报告
研讨结束后,我院学子在张筱南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专题讨论。牙晓同学谈到,用数字人还原历史人物的设计能够迁移运用到《烛之武退秦师》《记念刘和珍君》等课文的教学中。卓越班熊文卉同学则关注到技术的过度使用对人文性的影响。张筱南对此一一予以点拨。以下是我院学子见习的部分成果:






我院学子学习成果
此次见习是我院对接基础教育实践、助力师范学子成长的常态化活动。后续,文学院将以这类交流活动为纽带,继续加强与中小学的教学联动,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一线教学改革的机会,帮助师范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升教学创新能力。
审读人:桂文亮 张筱南 李哲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