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预约 在线投稿

学生园地

学生园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园地 -> 学生园地 -> 正文

2018年第十四届“博采杯”辩论赛决赛举行

作者:王欢 沈馨雅来源: 阅读次数:日期:2018年12月10日

 (通讯员:王欢 沈馨雅)12月9日下午,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第十四届“博采杯”辩论赛决赛在十号楼报告厅举行。本次大赛由共青团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委员会主办,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委员会组织部、财务部,华中师范大学博采辩论社承办。文学院团委副书记刘汉骄应邀出席,15级文学院胡雯媛、15级法学院杨成轩、15级信息管理学院张心怡担任本次大赛评委。

 本届大赛首次以团日活动形式举办,经过近两个月的筹办和角逐,文学院18级非师一班与文学院18级非师四班最终进入决赛,他们以“当今中国更应培养民族自豪感还是危机感”为题展开辩论。

 在现役博采辩论社社员带来的表演赛结束后正式进入决赛环节。双方自我介绍后,正方一辩进行立论陈词,历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种种成就,展现中国强大的综合国力,以培养民族自豪感能更好地发展中国,使得人民获得幸福感和满足感的论点逐步分析,层层深入。反方则阐述了在现有的物质基础上,看到中国现有的社会问题和国际竞争,培养民族危机感,用理性姿态面对未来发展道路上可能发生的挑战和潜在威胁的主论点,再辅以分论点进行剖析,条理清晰,论点明确。

 经过驳辩环节的唇枪舌战,质询环节的环环相扣,双方辩手的妙语连珠使比赛激奋人心,自由辩环节更是将比赛推向了高潮。期间,反方二辩余思齐立足本方论点,阐述了培养民族危机感的急迫性和民族需要。反方三辩李逊儿旁征博引,清晰有力地表达出培养民族危机感更有利于国家认识不足,奋力前进的观点,其流利的言辞,紧扣主题的论证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终结辩环节,双方辩手再次对场上激烈的交锋论点进行梳理。这场唇舌之间的交战在观众的意犹未尽中步入尾声。

 比赛结束后,双方辩手听取评委点评。评委老师肯定了新生认真备赛的态度以及前期的准备,同时也指出了辩论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杨成轩从立论,语境塑造,口径统一等方面对辩手提出了看法,张心怡则提出了论点条理清晰,论证有力的专业建议,胡雯媛则在论题剖析和辩手前期备赛的心理作出了独到的点评。刘汉骄鼓励此类赛事的积极举办,期待更多学生的参与,也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对思辨精神学以致用。经过一小时的唇枪舌战,激烈争锋,最终反方非师四班摘得桂冠。反方三辩李逊儿获得“最佳辩手”称号。

 18级文学院同学李倩对反方三辩的环环追问和缜密逻辑印象深刻,并表示此次比赛以及评委老师的点评给予她更深入的思考:“今天的辩论赛,不仅仅让我看到了辩手们的个人风采,更让我体会到了思辨精神的重要性。文以载道,言由心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如鲁迅先生一般‘我批判这个社会,是因为爱这个社会’,胸怀责任,发奋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