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宋喆)2019年9月22日下午5点,2017级中国语言文学专业“闻道”讲坛第五期宣讲活动在7302教室顺利举行。2017级文院非师辅导员王宇昕老师出席此次活动,全体非师同学参加。此次活动主讲人为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李昊宸。
活动伊始,李昊宸学长以生动幽默的标题“谈文学,我们是认真的”为导引,从工具、习惯、写作以及读书四个方面进行分享。首先,他介绍了一些在学习过程中比较实用和常用的检索资料的工具,例如:谷歌学术、万方数据库、大学慕课、喜马拉雅FM中百部经典文学名著课以及搜韵等网站和软件,他指出文学学习不仅要努力学,更要善于学,有效利用工具也是学习中的重要一环。
接着,他从自身经历出发,提出了学习文学的四种能力,即多读、能写、敢想、会说。其中他具体介绍了前两点,首先是“多读”的习惯,作为学文学的学生,一定要把记诵变成一件日常的事情;通过默书强化掌握重点部分;同时要非常重视一本书的首读,在首读中思考和体悟,才能真正读有所获。然后关于“写作”方面,他以自己和身边同学的创作为例,推荐了一些投稿公众号,鼓励同学们多写、多练、敢于尝试,但同时也要秉持着负责的态度、谦卑的心态以及坚持的精神。随后,他强调,作为一名文院人,读书必须是看家本领,并以杜甫的创作为例,他深入浅出、脉络清晰地展示了作家延展、主题相关、逆向读书以及对比阅读的方法,引导同学们在不同书籍与方法中寻找灵感、积极思考。


最后,他以自己写的一副对联作结,“吾道何为也?处江城、江月、江山之中,未妨对诗对酒;此心安在哉?除文字、文风、文脉以外,到底无我无他。”,激励同学们找到自己心目中“纯粹的文学”,并向着这个方向不断努力。
王宇昕老师做最后总结,这次的分享活动实用有效,为同学们提供了学习的方法、途径和工具,同时也希望各位同学充分利用大三这一年,多学习、多阅读、多积累,开始认真思考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因为,“谈文学,我们是认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