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冯赫)2020年12月9日下午,文学院卓越教师计划班级成员在线参与了武昌区高中语文教师的“新高考课堂模式研究” 研修会。本次活动由武昌区教培中心高中语文教研员吴东生老师组织,水果湖高中王雁老师主持,武昌区全体高中语文教师参加。

会议首先播放了水果湖高中宋一凡老师的“诗歌鉴赏之知人论世”的公开课视频,宋老师从辛弃疾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诗歌鉴赏题入手,引出“知人论世”的主题,她指出“知人论世”出自《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接着她请同学们根据李清照的三首词作内容(《如梦令》,《一剪梅》,《声声慢》)在“清”后各加一个字,经分组讨论,同学们结合诗人的个人经历分别概括出“清欢”、“清思”和“清冷”的诗歌主题。之后宋老师让同学们对杜甫四首不同时期的诗歌按照创作时间先后排序,进而请同学们从个人遭遇和时代际遇两方面总结影响诗歌创作内容的因素。最后,宋老师让同学们进行实战演练,即运用“知人论世”分析《登岳阳楼二首》(其一)中诗人陈与义的情感,学生们结合本节课堂所学,从国家动乱、漂泊之苦、老去之悲三个方面品悟了诗人“无限悲”的感情。

研修会的第二环节,方彦萍老师作了“创设主题教学,贯通‘横越’能力”的报告。方老师指出,2017版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突出了三个特点:以语文核心素养为纲的大单元设计;注重真实语文生活情境中的深度学习;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中心的教学过程。因此,高考复习应改变琐碎、零散、被动、机械、浅表化的现象,教师需真正引导学生读透文章,表达感悟,分析现象,解决问题,打破读与写、学与考的关节。在报告中,方老师还分享了“致敬最美劳模”专题活动与“中国精神和文化”探究过程等多个课堂实例具体阐述了她的教学模式探索。方老师强调,教师应当恰当选择单篇教学、群文教学、专题教学、项目学习等不同教学设计方式,由知识传播者转为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学习资源及学习策略的提供者和指导者。
研修会的第三环节,老师们在评点中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进行了经验分享与交流。最后,吴东生老师评议了本次活动,指出之所以贯穿三个年级的教师研讨,就是为了迎接湖北新高考对教学提出的挑战。青年教师应发挥“后浪”精神,勇于探索新观念、新技术、新方法。尤其是对新课改的钻研和融会贯通值得新老教师共同借鉴学习。至此整个研修活动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