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预约 在线投稿

学术研究

学术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活动 -> 正文

华中师范大学非遗研究中心“非遗进校园”项目结项分享会召开

作者:赵甜佃来源: 阅读次数:日期:2023年11月03日

(通讯员 赵甜佃)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加强非遗的教育传承,10月31日,华中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下简称“非遗中心”)联合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民间文学师生党支部,组织了“非遗进校园”项目结项分享会。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附属幼儿园的项目负责人参加了现场结项汇报。

非遗中心立足中国民间文学学科积极推进非遗教育传承,2018年相继在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附属幼儿园设立“中国童话艺术传承基地”,2022年正式启动与传承基地和相关学校合作开展“非遗进校园”项目。“非遗进校园”项目对于探索大中小幼完整教育体系的中国童话教育和非遗教育路径,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树立青少年儿童的本土文化情感、塑造文化自信心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一批共有5个项目立项,分别是:“小学语文课程非遗传承路径研究”(郑炜,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中国童话艺术与少儿的文化认同教育研究”(刘玉平,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中职语文课程利用非遗资源的教学研究”(谭玲芝,巴东县民族职业高级中学)、“小学语文教学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程设计研究”(谢玉芳,广州市天河区龙口西小学)、“小学校园小戏台的非遗教育路径研究”(彭静,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经过非遗中心的理论指导与项目组的实践探索,“非遗进校园”项目效果显著,都顺利完成了项目任务,达到了结项要求,已陆续结项。

非遗中心“中国童话艺术传承基地”主任、“中国童话艺术与少儿的文化认同教育研究”项目负责人、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刘玉平园长介绍了五年来的基地工作,同时汇报了近一年来项目研究成果。附属幼儿园与大学本部联合开展馆藏中国童话图书的调研工作,发现中国童话图书较少,而且很多中国童话更适于高龄段儿童。考虑学前教育的特性,项目组对中国童话进行了转化与创新,列入实践课程,使其与幼儿心理认知相契合。幼儿园还结合传统节日和习俗,开展了中秋制作月饼、六一游园、小戏台皮影戏表演等非遗体验活动,为幼儿提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活体验,增进了孩子们的文化情感和文化认同。

“中国童话艺术与少儿的文化认同教育研究”项目负责人、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郑炜老师以自己担任班主任的教学班为对象,开展非遗进校园的实践研究。以中国童话为材料,以听书网络平台“喜玛拉雅”为媒介,学生和家长一起在听书平台开创了“凤凰园”听书账号,每一名同学都定期发布亲子诵读中国童话的音频文件,有的还有亲子人物扮演,还有的以小组形式自发地进行中国童话故事再创作,几年来坚持创编习作,中国童话故事成为孩子们的精神家园,极大提高了同学们的母语学习能力,也增进了大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民族自豪感。

项目结项分享后,民间文学教研室主任张静副教授高度肯定了项目组的优秀成果。她表示,民间故事是一种源远流长的人类表达方式,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社群的智慧、信仰和价值观。目前,中国童话故事的接受空间被外国童话占据太多,首先要做的就是讲、读、写中国自己的故事,体现民族特性,注重故事的经典性和灵活性,用适于青少年儿童的方式讲述故事,教会孩子们信心、勇气、善良和智慧。

非遗中心秘书长徐金龙副教授强调,除了做经典故事之外,还要注重中国童话故事体验的过程,让孩子们真正参与到实践中来,在动手与动脑之中,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与人生智慧。同时,在数字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经典故事还可结合时代特色,突破原有的媒介限制,以影视化、游戏化的方式,进一步扩大中国童话故事的感染力与影响力,使非遗之花开到每个青少年儿童的心中。

非遗中心副主任孙正国教授对结项分享会做了总结。他一方面肯定了“非遗进校园”项目研究取得的突出成果,非遗教育对于增强文化自信心和认同感具有重要价值,另一方面呼吁研究生同学更好地参与“非遗进校园”的项目,更多了解非遗、传播非遗,担当非遗教育的文化使命。未来,“非遗进校园”项目将继续开展,逐步完善内容和形式,推进多方主体参与非遗教育及其文化实践,建立非遗传承的联动机制,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审核人:李红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