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晚,由华中师范大学未来教育家联盟主办,文学院团委、学生会师范生训测部承办的星期五文化沙龙活动于文学院2201教室开展。本次活动由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张筱南主讲,以“怎样理解语文新课标?课程改革怎样应对教学?”为主题,阐述语文教育现状,帮助各阶段学生明确奋斗目标与方向。
张筱南,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她致力于研究中学语文教学论,并出版专著一部,主编师范生语文教学教材一部,所授课程获得2015年华中师大教学创新奖二等奖。
活动伊始,张筱南以大四学生招聘之现实体验为例指出当下教师求职的艰难处境与招聘单位的高度要求,抛出“从什么角度看新课标”与“怎么做、做什么样的老师”两个问题。对此,张筱南先分析了当前语文新课标出台的原因,列出十年一台新课标、国际前沿的教育理念需引入国内教学界与国内人才需求转变三点。随后,她通过说明人口流动带来的教育机会与社会高素质需求倒逼教师提高教学素质两大社会现象,点明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压力,并再三强调个人能力的重要性,提出当代教育工作者应增加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素养,阐明“打铁还需自身硬”的不变真理。
随即,张筱南提纲挈领指出高中语文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提高文化素养、增强应用能力、强调联系社会与实施社会分层四点,以具体实例生动讲解其现实内涵,她认为新课标中对教师增加了语言与文化认同两点要求。接着,她提出当代语文教学水平存在输入易输出难的问题,教育工作者应提高自身沟通能力与言语表达能力,将个人与社会联系起来,提高自身生存能力。其间,张筱南以语文老师心仪的课代表与校长心仪的语文老师为例,“想想你可能会喜欢哪种课代表,同样,你的校长就会喜欢哪种语文老师”,角度犀利地回答了活动之初关于“怎么做、做什么样的老师”的问题。最后,张筱南点明新课改对语文老师提出的新要求,强调了关于学段、地域、前景等就业思考面的注意事项,为即将毕业的学生提供了就业指导。
活动结束后,文学院19级王婧同学感触颇深:“听完张筱南老师讲座,我认识到了未来语文教学的严峻形势和提高自身语文素养的必要性。这不仅是两字一话和基本师范技能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对语文应用能力和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的培养,同时要逐渐增强对中国语文的文化认同,明确个人职业发展目标,培养适应新课标的接地气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