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张邱林,1964年农历6月初四生,河南陕县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人员,中国语言学会会员,全国汉语方言学会会员,语言学教工党支部书记。
1984年6月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获学士学位。1984年6月至1986年9月在河南大学中文系任教。1989年6月华中师范大学现代汉语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同时留校任教至今。2005年6月华中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以及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子课题共7项,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共3项。出版专著《“方-普”语法现象与句法机制的管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合著5部,在《中国语文》、《语言研究》、《世界汉语教学》、《语言教学与研究》、《语文研究》、《汉语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曾获湖北省及武汉市社科优秀成果奖。曾应邀赴日本、韩国、新加坡、越南等国家及澳门、台湾地区出席国际学术会议或讲学。
研究方向:汉语方言语法,现代汉语语法,语言教育。
二、承担的主要课程
1. 本科生课程: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汉语方言学,语言调查,语言教学论,新生研讨课。
2. 研究生课程:汉语语义学,汉语语法学,汉语语用学,现代汉语语汇研究,现代汉语方言研究。
三、主要学术成果
(一)论文
1.时间词“刚刚”的多角度考察(合作),《中国语文》1990年第1期。
2.河南陕县方言表将然的语气助词“呀”构成的祈使句,《中国语文》2007年第4期。
3.陕县方言远指代词的面指和背指,《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 5期。
4.关联词语的预示功能,《语文教学与研究》1994年第5期。
5.陕县方言蟹摄开口二等见系字的读音,《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5期。
6.理论联系实际——学习理论语言学的基本途径,《高等函授学报》1997年第1期。
7.《林海》与原著《内蒙风光》语言比较分析,《修辞学习》1997 年第3期。
8.理论语言学方法论中的两个问题,《高等函授学报》1998年第1期。
9.动词“以为”的考察,《语言研究》1999年第1期。
10.陕县方言的“统”与普通话的“很”,邢福义主编《汉语法特点面面观》,新时期语法学者学术讨论会(国际)论文集,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
11.静态研究的意义以及同动态研究的关系,《语言哲学对话》,语文出版社1999年5月。
12.从“以为”和“刚刚”看词的语法个性,《语文建设》1999年第3期。
13.副词“刚刚”语用上的节律制约,《修辞学习》2000年第3期。
14.用动态方法解释方言词义,《辞书研究》2001年第6期。
15.澳门中文里的副词“更”,陈恩泉主编《双语双方言》(七),第七届双语双方言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汉学出版社2001年12月。
16.《武汉方言词典》释义的特色,《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17.陕县方言的儿化形容词,《语言研究》2003年第3期。
18.与面指背指有关的句法语义语用问题,戴昭铭主编《汉语方言语法研究和探索——首届国际汉语方言语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
19.关于缩句和抓主干,《语文建设》2004年第2期。
20.从“朵朵冷艳”说语感教育,《语文建设》2004年第6期。
21.状位NA 主谓短语的入句规约,《世界汉语教学》2005年第2期。
22.陕县方言单音形容词重叠式的考察,陈恩泉主编《双语双方言》(八),第八届双语双方言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汉学出版社2005年5月。
23.表里值三角理论与对外汉语教学,《江汉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24.名词“说法”新词新义的研究,《宁夏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25.从入句规约看“有点儿A”,《汉语学报》2006年第2期。
26.陕县方言的“囔”“哩”“哩囔”,《语言研究》2006年第2期。
27.陕县方言的“坷”和“再”,陈恩泉主编《双语双方言》(九),第九届双语双方言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汉学出版社2006年12月。
28.动词“以为”的考察,论文摘要,马庆株主编《二十世纪现代汉语语法论著指要》,商务印书馆2006年7月。
29.“缕缕幽芳的梅花”不能说,《语文建设》2007年第1期。
30.“一行(hánɡ)人”的认知影响与语境规约,《语文建设》2007年第7~8期合刊。
31.陕县方言的“囔”“哩”与普通话的“呢”,汪国胜主编《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第二届国际汉语方言语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
32.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来组织教学,《华中师大报》2008年3月20日。
33.陕县方言的选择问句,邵敬敏主编《21世纪汉语方言语法新探索——第三届汉语方言语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
34.当代语言学理论与汉语母语教学,《教改论坛》2008年第3期。
35. 陕县方言选择问句里的语气助词“曼”——兼论西北方言选择问句里的“曼”类助词,《汉语学报》2009年第2期。
36.“尚且p,何况q”反逼句式,《世界汉语教学》2009年第3期。
37.“唯一”的多个体涵量用法,《语文建设》2009年第11期。
38. 陕县方言表“当然”的语气助词“丐”,林华东主编《汉语方言语法新探索——第四届汉语方言语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
39.邢福义“讲实据,求实证”的治学风格,《澳门语言学刊》2010年第2 期。
40.深化比较:汉语方言学研究创新的重要途径,《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5月10日第186期10版。
41.汉语里“地上”“地下”使用情况的考察,陈恩泉主编《双语双方言》(十),第十届双语双方言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海天出版社2011年7月。
42.“重”和“沉”——兼论语法成分的叠置层次研究(合作),徐杰、匡鹏飞主编《语法比较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语法比较”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12月。
43. 陕县方言形容词Aa重叠式的语义语法功用,《语言研究》2012年第1期。
44.现代汉语里的语气助词“哦”,《语言教学与研究》2013年第2 期。
45.陕县方言的几种介词语法现象,刘丹青主编《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的新视角:第五届汉语方言语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年7月。
46. 偏标“比”字句,《汉语学报》2014年第4期。
47. 河南陕县方言源于性器官名称的情感助词,《语文研究》2015年第1期。
48.河南陕县方言亲属称谓的“合称”模式——兼论称谓形式的动态研究,《澳门语言学刊》2016年第1期。
49.“样子”表约略情况探析(合作),《语文建设》2018年第2期。
50.《汉语语法学》的事实发掘与理论创建之路,《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8年第5期。
(二)著作
1.《“方-普”语法现象与句法机制的管控》,专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6月第1版,2010年4月第2次印刷。
2.《语文知识千问》(“现代汉语语法”、“现代汉语修辞”部分,共7万字),湖北辞书出版社2000年1月。
3.《学生常用成语词典》(合编),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6月。
4.《高等语文》(现代汉语基础知识,共5.1万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
5.《大学语文》(现代汉语语法·修辞,共2万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
6.《新编大学语文》(现代汉语语法修辞知识,共1.5万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
四、主要科研项目
(一)主持
1. 湖北省九五规划社科基金项目“理论语言学教学论研究”,鄂社领(97)06号。
2.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豫西方言语法比较研究”,批准号09YJA740041。
3.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豫西三省过渡地带方言语法特点研究”,项目编号11BYY022。
4.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汉语方言的比较范畴和否定范畴”,项目编号12JJD740013。
5.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子课题“汉语句法与音系的界面”,批准号05JJD740184。
6.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湖北东南片语言问题研究”子课题二,项目编号08JJD740066。
7.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语法原则与汉语特殊句式”子课题七,项目编号2009JJD740011。
(二)参加
1.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现代汉语句法语义的‘普-方’比较研究”,批准号01AYY003。
2.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现代汉语中三个句子敏感位置上的三种句法操作”,批准号06BYY045。
3.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600年来赣语与官话互动的历史追踪、现状调查与数据库建设”,批准号18ZDA297。
五、获奖情况
2011年,论文《河南陕县方言表将然的语气助词“呀”构成的祈使句》获第七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1998年,被评为“1996—1998学年度华中师范大学成人教育教书育人先进个人”。
2002年,被评为“华中师范大学优秀实习指导教师”。
2008年,“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来组织教学”获华中师范大学校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09年,“河南陕县方言语气助词研究(系列论文)”获武汉市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优秀奖”。
2009年,合作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现代汉语句法语义的‘普-方’比较研究”结项鉴定为“优秀”等级。
2013年,合作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现代汉语中三个句子敏感位置上的三种句法操作”结项鉴定为“优秀”等级。
六、联系方式
E-mail:qlzhang@mail.c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