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预约 在线投稿

师资队伍

在职老师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在职老师 -> 正文

刘云

作者:文学院来源: 阅读次数:日期:2016年04月14日

一、个人简介

刘云,男,汉族,1973年2月生于湖北仙桃,籍贯湖北汉阳,中共党员,华中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后。现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兼任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网络媒体中心副主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人员。

1992年9月至1996年6月,武汉大学分校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学位论文:《系统提要》与《暂拟系统》的比较研究,指导教师:李汉威);

1996年9月至1999年6月,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学位论文:性状小句自足的条件和成活的方式,指导教师:吴振国);

1999年9月至2002年6月,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学位论文:汉语篇名的篇章化研究,指导教师:李宇明);

2002年7月至2004年6月,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计算语言学方向博士后,获全国博士后管委会颁发的博士后证书(博士后报告:现代汉语虚词知识库的建设,合作导师:俞士汶);

1999年7月留校任教,1999年7月-2001年4月任助教,2001年5月-2002年6月任讲师;2002年7月-2004年6月博士后;2004年7月-2010年6月,任副教授;2010年7月任教授至今。

承担的主要课程:

本科生:《语言学概论》、《西方语言学史》、《语言逻辑》、《计算语言学》、《语言学论文写作》;

硕士生:《现代逻辑与语言研究》、《外国语言学说史》、《语料库与语言研究》、《中文信息处理》、《语言基础知识教学论》;

博士生:《语料库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语言研究方法论》。


二、主要学术成果

(一)专著

1. 刘云《汉语篇名的篇章化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

2. 刘云《汉语虚词知识库的建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

3. 刘云、肖辛格《中文信息处理发展简史》,科学出版社,2019年12月。

(二)编著

1. 作者,十年来文化语言学的发展,载邢福义主编《文化语言学》(增订本),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2. 编委,语言的发展,应用语言学,载邢福义、吴振国主编《语言学概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3. 作者,刘云、李晋霞译,詹卫东校,框架网络与语义、句法联系的表征,载俞士汶、黄居仁主编《计算语言学前瞻》,商务印书馆,2005年。

4. 作者,所编内容:高校网络媒体BBS用字用语调查,《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编,商务印书馆,2006年。

5. 编委,所编内容:语言研究简史,中国语言的基本状况(汉语方言),中国语言的基本状况(民族语言),李宇明主编《语言学概论》(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10月。

6. 编委,所编内容:语言的发展,应用语言学,载邢福义、吴振国主编《语言学概论》(第2版),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

7. 编委,所编内容:汉语信息处理,载邢福义主编《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4月。

8. 刘云、王洪涌主编《研教融合 助推一流——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研教改论集》,2019年12月,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9. 罗耀华、刘云主编《汉语国际教育冲关宝典》,2021年3月,武汉大学出版社。39.6万字。

(三)论文

1. 李晋霞、刘云,修辞上的点面格,《修辞学习》1998年第4期,P35-36。

2. 刘云,“除了”究竟除不除,《武汉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P41-44。

3. 刘云、李晋霞,“动宾式动词+宾语”的变换形式及宾语的语义类型,《江汉大学学报》1998年第5期,P44-48。

4. 刘云,重叠论文索引,《汉语学报》1999年2期。

5. 刘云,定标性状小句,《江汉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P51-55。

6. 刘云、俞士汶、朱学锋,现代汉语合成词结构数据库的开发及应用,张普主编《现代化教育技术与对外汉语教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P273-278。

7. 刘云、李晋霞,“偶尔”与“偶然”,《语文知识》2000年第6期,P30-33。

8. 刘云,汉语构词的计量研究,《语文建设通讯》(香港)2001年第2期,P27-33。

9. 刘云,歧义的潜在性及其自动消解,《高等函授学报》2001年3期,P2-4,12。

10. 刘云,施受关系自动识别中的语义句法问题,黄昌宁、张普主编《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全国第六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P21-26。

11. 刘云,自足的性状小句与成活的性状小句,《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P95-100。

12. 刘云,计算机技术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汉语学报》2001年1期,P88-93。

13. 刘云,反语的生成机制,《高等函授学报》,2001年5期,P29-30,33。

14. 刘云,格式歧义及其消解和分解,张全、萧国政主编《HNC与语言学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

15. 刘云、李晋霞,“V双N1的N2”格式转化为粘合式偏正结构的制约因素,《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第2期,P21-27。——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02年第10期全文转载,P75-81。

16. 刘云,中文期刊刊名的构成研究,《汉语学报》2002年第1期,P162-166。

17. 刘云,篇名中的隐含,《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P113-116。

18. 刘云,篇名中的冒号,《江汉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P58-61。

19. 刘云,篇名中的隐含型并列,《汉语学报》2002年第2期,P73-82。

20. 刘云,新词新义集萃,《辞书研究》2001年5期、2002年3、4、5、6期、2003年3、5、6期。

21. 刘云,汉语的七音节篇名,《语言文字应用》2003年第2期,P122-127。

22. 刘云,篇名中的隐含性孤立结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P120-123。

23. 刘云,篇名的篇章化,《语言研究》2003年第3期,P29-32。

24. 刘云,语词的篇名标记及其作用,《语文建设通讯》(香港)2003年2期,P3-10。

25. 俞士汶、朱学锋、刘云,现代汉语广义虚词知识库的建设,《汉语语言与计算学报》(新加坡)2003年第1期,P89-97。——选入徐杰、钟奇主编《汉语词汇•句法•语音的相互关联——第二届肯特岗国际汉语语言学圆桌会议论文集》,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90-101。

26. 刘云,一个新的前缀——零,《辞书研究》2003年5期,P136-139。

27. 刘云,篇名的话题性说略,《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3年2期,P69-76。

28. 李晋霞、刘云,面向计算机的二重复句层次划分研究,《语言计算与基于内容的文本处理》——全国第七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P147-153。

29. 李晋霞、刘云,从“如果”与“如果说”的差异看“说”的传信义,《语言科学》2003年3期,P59-70。

30. 刘云,篇名的称名性说略,《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版)2003年3期,P73-76。

31. 刘云,新闻篇名运用引号实现的各种转换,《修辞学习》2003年4期,P46-47,49。

32. 刘云,新闻标题中的人名艺术,《当代传播》2003年4期,P92。

33. 刘云,论篇名语言的标记性,《云梦学刊》2003年4期,P104-107。

34. 李晋霞、刘云,论定中V双+N双词汇化的制约因素,《当代语言学》2003年4期,P289-298。——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04年第3期全文转载。

35. 刘云,篇名中的结构助词“的”,《语言文字应用》2004年第1期,P88-95。

36. 李晋霞、刘云,新版《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详解》的贡献,《辞书研究》2004年第3期,P64-70。

37. 刘云,篇名中的省略号,《汉语学习》2004年第3期,P32-36。

38. 李晋霞、刘云,“由于”与“既然”的主观性差异,《中国语文》2004年2期,P123-128。

39. 刘云,术语泛化的途径、特点和动因,《修辞学习》2004年4期,P14-17;——选入《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香港科技联合出版社(2004年12月),P342-350。

40. 刘云、俞士汶,“句管控”与中文信息处理,《汉语学报》2004年第2期,P56-62。

41. 刘云、俞士汶、朱学锋、段慧明,现代汉语虚词知识库的建设,《语言文字应用》2005年第1期,P130-136。

42. 刘云,“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的问题与措施,载李克武主编《教学改革与教学管理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P203-211。

43. 龙海平、刘云,《世界语法化词典》述评,《当代语言学》2005年第3期。

44. 刘云、李菡,标题中的语词标记面面观,《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第1期,P83-87。

45. 刘云,“PK”来了,《语文建设》2006年第1期,P58。

46. 李晋霞、刘云,《现代汉语:历史与社会语言学》述评,《当代语言学》2006年第3期,P265-271。

47. 李晋霞、刘云,从概念域看单音方位词语法化的非匀质性,《语言科学》2006年第4期,P3-13。

48. 刘云,“被”字结构宾语隐现的制约因素,载邢福义主编《汉语被动表述问题研究新拓展》,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P207-216。

49. 刘云、何婷婷,网络语言的前世今生,《网络传播》2006年第7期,P42-43。

50. 刘云,现代汉语中的对举现象及其作用,《汉语学报》2006年第4期,P75-85。

51. 俞士汶、朱学锋、刘云,面向自然语言理解的汉语虚词研究,载嘎日迪、吾守尔•斯拉木、德熙嘉措主编《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研究——第十一届全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70-279,北京:西苑出版社,2007年2月第一版。

52. 何婷婷、刘云,网络语言研究蓄势待发,《长江学术》2007年第1期,P8。

53. 李晋霞、刘云,复句类型的演变,《汉语学习》2007年第2期,P20-26。

54. 刘云,“中文信息处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江汉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1期,P93-95。

55. 刘云,新兴的“开X”词语模,《辞书研究》2008年第2期,P152-154。

56. 罗耀华、刘云,揣测类语气副词主观性与主观化,《语言研究》2008年第3期,P44-49。

57. 龙海平、刘云,《变化中的欧洲语言》述介,《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4期,P314-316。

58. 刘云,说“X门”,《汉语学报》2008年第4期,P80-86。

59. 刘云,复句关系词语的离析度考察,《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6期,P15-21。

60. 刘云,汉英机器翻译中汉语自动分析的难点,《长江学术》2009年第1期,P103-107。

61. 刘云、龙海平,《语言接触与语法变化》简介,《当代语言学》2009年第1期,P86-88。

62. 刘云,汉语词汇统计研究述评,《汉语学习》2009年第1期,P62-69。

63. 刘云,“裸”族新词探微,《辞书研究》2009年第2期,P149-154。

64. 刘云,复句自动分析的目标和意义,《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P40-44。

65. 刘云、李晋霞,论频率对词感的制约,《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3期,P1-7。

66. 刘云,双音节词重叠类型的功能解释,载汪国胜、谢晓明主编《汉语重叠问题》,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P110-119。

67. 刘云、杨红,重叠论文索引(增补),载汪国胜、谢晓明主编《汉语重叠问题》,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P536-580。

68. 李晋霞、刘云,论推理语境“如果说”中“说”的隐现,《中国语文》2009年第4期,P359-364。

69. 刘云,汉语书面语的语码夹用现象及其语用价值,《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P190-193。——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0年第2期以论点摘要形式转载(P154)。

70. 龙海平、刘云,《语法的起源:一种重构》述评,《当代语言学》2010年第1期。(P75-79)

71. 刘云,“之X”的词汇化及其动因,《语言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3期。(P64-70)

72. 罗耀华、刘云、樊城呈,《认知语言学与第二语言习得手册》(2008)介绍,《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4期。(P317-319)

73. 刘云、王耿,现代汉语词汇的嬗变与中国当代社会的变迁,《华中学术》2010年第1期。(P313-319)

74. 刘云,“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刍议,《咸宁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P81-83)

75. 刘云,新兴的“被X”词族探微,《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P102-106)——“被”族新词产生的动因,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1年第2期以论点摘要形式转载(P155)。——新兴的“被X”词族探微,收入黄永林主编《华中学术文存·文学研究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

76. 刘云,饶琪,重叠形式研究彰显问题意识,《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2月1日第8版。

77. 罗耀华、刘云,句子副词的跨语言考察——以“也许”为例,《中国语言学报》,商务印书馆,2012年。(P317-319)

78. 刘云,语文教育硕士培养的几点思考,载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主编《在职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年12月。(P121-126)

79. 刘云,汉语词表建设概述,《华中学术》2012年第六辑。(P286-296)

80. 刘云、李晋霞,论“但(是)”与“却”的兼容与差异,《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P100-105)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3年第8期以论点摘要形式转载。

81. 杨红、刘云,网络流行称谓语的文化学思考,《求索》2013年第5期。(P152-1154)

82. 刘云,汉语特征词研究的缘起、意义和方法,《华中学术》2013年第八辑。(P200-208)

83. 辛建; 刘云,湖北宜都方言中的“得得V”,《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P180-182)

84. 刘云、潘纯,《句法中的对称性:合并,移动和标签》介绍,《当代语言学》2014年第2期。(243-245)

85. 李晋霞、刘云,语篇构式对“一边P,一边Q”语序及句法特征的制约,《语文研究》2014年第1期。(P30-33)

86. 刘云,汉语传信范畴的功用及其表达,《华中学术》2014年第十辑。(P324-331)

87. 王耿、刘云,“貌似”的语法化及其传信义的演变,《语言教学与研究》2014年第2期。(P78-84)

88. 刘云,语言学概论教学内容的特点和改革,载胡亚敏、张岩泉主编《以生为本、探索创新——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研教改论文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2月。(P95-100)

89. 刘云,“是的”的衔接功能和语用效果,《汉语学报》2014年第3期。(P16-21)——“是的”的衔接功能和语用效果,收入张谊生主编《汉语副词研究论集》(第二辑),上海三联书店,2015年10月。(P183-194)

90. 刘云,汉语复句研究的篇章视野,《华中学术》2015年第十二辑。(P264-271)

91. 刘云,汉语特征词跨域使用的类型和特点,《华中学术》2016年第十六辑。(P164-169)

92. 李晋霞、刘云,汉语故事语篇的结构与凸显等级,《语言研究》2017年第2期。(P9-16)

93. 李晋霞、刘云,论汉语复句分类的形式特征,《语文研究》2017年第3期。(P6-10)

94. 刘云、李晋霞,论证语篇的“前景-背景”与汉语复句的使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7年第4期。(P96-103)

95. 李晋霞、刘云,叙事语篇与论证语篇的体貌差异,《当代修辞学》2018年第2期。(P34-43)——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6期全文转载。

96. 刘云,汉英接触所产生的新兴结构“是时候VP”,《汉语学报》2018年第4期。(P21-30)

97.柴湘露、刘云,成语义变的途径与透明化倾向,《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P151-156)

98.刘云,从语言功能看汉语自信,《华中学术》2019年第4期第28辑。(P178-185)

99.刘云、李晋霞,试论语篇类型对复句使用的制约,《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年第1期。(P105-109)

100.李晋霞、刘云,汉语偏正复句的优势语序与其语义制约,《汉字汉语研究》2019年第3期。(P18-30)

101.刘云、李晋霞,从篇章语法看“说明语篇”复句运用的特点,《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20年第5期。(P134-139)

102.潘纯、刘云,基于属性范畴的“问题”新义再研究,《汉语学习》2021年第4期。(P73-80)

103.刘云,词与语素、短语的纠结与离析,《华中学术》2021年第1期第33辑。(P207-220)

104.李晋霞、刘云,论叙事语篇与论证语篇的及物属性,《当代修辞学》2021年第3期。(P61-69)

105.刘云、储小静,基于篇章语法的说明语篇前景复句考察,《汉语学报》2021年第2期。(P68-75);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21年第9期全文转载(P38-45)。

(四)主持的国家级、省部级课题

1. 2004.3-2005.1 主持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信息技术领域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主题/重大专项中文信息处理应用基础研究课题子课题“现代汉语虚词综合知识库”,经费:10.0万(基金批号:2001AA114210-04,基金批准时间:2004.4),已结项。

2. 2003.7-2005.6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类别:青年项目)“汉语广义虚词知识库的建设”,经费:5.5万元(基金批号:03CYY002 基金批准时间:2003.9.2) 结项证书号:20060280,结项等级:良好。

3. 2008.7-2010.6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类别:一般项目)“基于语料库的特征词统计与分析”,经费:9.00万元(基金批号: 08BYY059 基金批准时间:2008.6.15)结项证书号:20131072,结项等级:良好。

4. 2019.7-2023.6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类别:一般项目)“汉语复句与语篇类型的选择关系研究”(批准号:19BYY011),经费:20万元。

5. 2012.12-2015.12 主持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互联网环境下的语言生活方式与建设和谐的网络语言生活研究”(编号:12&ZD223)之子课题“网络语言生活方式的特征研究”。已结项。(结项证书号:2017&J005)

6. 2011.12-2014.12 2011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编号:NCET-11-0655),经费:20万元。(教技函[2011]95号)已结项,优秀。

7. 2008.4-2011.4 主持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一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项目“汉语复句的自动分析及其应用”(项目编号:111097),经费 :1.2万美元(合人民币8.5万元)。

8. 2011.5-2012.5 主持2010年度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 “汉语词与短语的分野与融通”(批号[2010]366),经费:2.8万元。

9. 2005.12-2008.12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2005年度一般项目“面向中文信息处理的汉语复句研究”(项目批准号:05JC740040,类别:青年项目),经费:3.0万元。已结项,结项证书号:2009JXZ809。

10. 2006.9-2008.6 主持2006年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中文信息处理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改革研究”(立项编号:20060142), 经费:0.5万元。已结项(合格)。

11. 2013.4-2014.4 主持2012年度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 “历时视野下的汉语复句关系词语研究”(立项号2012231),经费:3万元。(结项号:结·2012231)

12. 2003.7-2004.7 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向中文信息处理的汉语构词研究”,经费:1.0万(基金批号:中博基(2003)03号 编号 2003033056 基金批准时间:2003.7.1),已结项。

13. 2015.5-2016.5 主持2014年度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 “基于通用语料库的词汇计量研究”(立项号2014225),经费:3万元。(结项号:结·2014225)

14. 2015.8-2017.12 主持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篇章视野下的汉语复句研究”(立项号15YJA740029),经费:10万元。(结项号:2019JXZ0889)

15. 2016.11-2020.12主持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基于小句中枢理论的有标复句层次关系自动识别研究”(批准号:16JJD740013),经费:60万元。已结项,结项证书号:JJD2021124,结项等级:优秀。

16.主持2020年湖北省高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培养卓越语文教师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2020132)。

17.主持2021年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 “新文科建设中的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提升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146)。


三、获奖情况

1. 2008年荣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一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

2. 2011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3. 2013荣获华中师范大学首届五四青年奖章。

4. 2013年《汉语虚词知识库的建设》获第八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三等奖。

联系方式: E-mail:liuyun@mail.ccnu.edu.cn


上一条:卢雄飞


下一条:刘兮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