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预约 在线投稿

信息中心

教研天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中心 -> 教研天地 -> 正文

南开大学周志强教授应邀参加桂子山人文讲坛

作者:来源: 阅读次数:日期:2022年11月21日

(通讯员 沈靖雯)11月18日晚7点,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当代审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周志强云上作客桂子山人文讲坛,为师生带来“多异性时刻:第三时间与游戏现实主义”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由华中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湖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网络文艺评论委员会承办。讲座由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黎杨全教授主持,付林鹏教授、刘涛副教授与谈。

讲座围绕“游戏现实主义”“第三时间”和“多异性时刻”三个关键词展开,旨在打通文学文本与电子游戏之间的壁垒,探讨元宇宙时代的“游戏态”与“叙事”之间的关系。

周志强教授首先阐述了日本学者东浩纪对现实主义的划分,即自然主义的现实主义、漫画动漫的现实主义和游戏性的现实主义。通过对东浩纪相关学说的创造性阐发,周教授提出了“大故事”和“小故事”的说法,认为在元宇宙时代,以全景知识幻觉、回溯点和主角光环为主要特点的“大故事”,正在向以限定性视野、事件点和“角色独立”为特征的“小故事”转变。由此,他引出了作为剩余物的“角色”的概念,即是一种来自游戏性的现实主义的、可以“自由”地进行“漫射”、可以“激活”自我的“不可能性”的东西;而角色的独立,则意味着一种角色摆脱故事总体规划的趋势,读者对角色的使用也令角色获得了自主的生命。

(主讲人周志强教授)

关于“第三时间”,周教授认为这是区别于故事时间和叙事时间的阅读时间,通过角色独立,阅读时间得以拯救。他表示,作为虚拟现实的故事化空间的“游戏”,修改了故事的时间性线索,为玩家敞开了“事件性行动”的大门,游戏故事把故事时间和叙事时间框架化,将“玩”的时间存放进去、拯救出来。由此,他提出了元宇宙“第三时间”的三个特征,即角色的具身化、故事的行动化、命运的事件化。

(主持人黎杨全教授)

在前两个关键词的基础上,周教授提出了“多异性时刻”的概念。他认为,元宇宙以游戏态的方式,爆破了人类生存的“线性的历史”,人类通过游戏行动体验的是一种正在进行的生活。传统叙事只有故事时间和叙事时间,暗中取消了阅读时间,而游戏的故事时间和叙事时间的全部意义就在于激活“使用时间”即玩游戏的时间。对于游戏现实主义指向什么现实的发问,周教授认为,游戏现实主义指向了一种不稳定的自我角色与稳定性的世界之间恒久的对立和矛盾。

本次讲座立足前沿问题,见解深刻独到,反响热烈。与谈环节,刘涛老师就第三时间和叙事时间能否进行物理测量提问,周教授表示这与叙事效率和阅读速度有关,第三时间可视为一个弹性的、自由的时间。付林鹏老师称赞本次讲座兼有前沿性、学术性和趣味性,并提问在当下如何看待青少年疏离经典阅读、沉溺网络游戏的现象。周教授认为此涉及游戏的伦理问题,一是在元宇宙时代,游戏经验与真实经验融合更紧密;二是游戏促进人的交往;三是当下人们具有诞生虚拟现实的艺术,面对的更多也是感官时代的艺术。黎杨全教授最后作了总结,认为周教授提出“第三时间”、“多异性时刻”这样一些创造性的概念,这些概念意味着新的思维方式、新的视域的打开,同时周教授对学者东浩纪观点进行了反思和质疑,并结合自身游戏经验,将之进行哲学化表达,给人启发很多。

(与谈人付林鹏教授)

(与谈人刘涛副教授)


(讨论环节)

周志强教授是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当代审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高水平地方大学创新团队“文化转型与现代中国”成员,《中国图书评论》执行主编,天津美学学会会长,天津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中心兼职研究员,上海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台湾)明道大学客座教授,美国弗吉尼亚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中国作协网络专委会委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目前主要致力于声音政治、文体哲学和虚拟现实等当代文化批评理论研究,著有《寓言论批评》《大众文化理论与批评》等,发表论文200余篇。

论坛结束后,有听众反馈:“本次讲座别开生面,这种趣味性不仅体现在讲座的内容上,周老师讲述的形式也很风趣,这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感谢周老师为我们带来这样一场极具沉浸感的讲座,从来没有想到游戏还能跟现实主义、叙事结合在一起谈,这种跨学科的思维也给了我们一些新的启发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