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讯(通讯员 刘艺萱 徐安然)10月24日,文学院拔尖基地班“革命与家长里短——夏衍《上海屋檐下》释读”讲座在文学院一楼报告厅举行。本次讲座由北京大学中文系长聘副教授李国华主讲,华中师范大学吴述桥教授主持,华中科技大学李雅娟副教授与谈,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王雪松教授、张冀教授和黄馨怡博士等参加。


李国华在讲座中逐字逐句地剖析了《革命与家长里短——夏衍<上海屋檐下>释读》论文,从中展现他写论文时的思考过程,他以赵妻、赵振宇等人物为切入点,阐释“邻里的身边政治”的内涵,剖析匡复、杨彩玉等三角关系产生的形变,解读雨声、歌声等构成的声音诗学。论文深入探讨剧作中家长里短与革命暗流,揭示夏衍写实艺术追求的内在张力以及作品承载的时代特征与精神隐喻。
在李国华细致深刻的释读之后,吴述桥邀请与会老师们讨论分享。吴述桥表示他印象最深的是李国华联系项飙“附近”的概念释读出《上海屋檐下》的“身边的政治”的概念;李雅娟指出,李国华的释读给予了她启发性的思索,《上海屋檐下》的剧本和戏剧演出是内与外的相互打开,能够引导文本的不断深入;王雪松强调了同学们怎样从李国华老师的释读中学习学术研究和写作的方法;张冀则谈到有计划地科研的价值所在,李国华对《上海屋檐下》的释读,尽管主要是微观研究,但富含宏观的视野。




本次讲座在热烈的师生互动中落幕。李国华深耕《上海屋檐下》的文本,从文体意识、写实手法到时代语境,层层剖析作品中“革命叙事”与“日常肌理”的交织,既展现了学术研究的严谨深度,又提供了话剧研究的全新路径。整场讲座既是一次经典文本的深度释读,更是一场学术方法的生动示范,为在场师生打开了文学研究的新视野,也为青年学子的学术探索之路注入了深刻启迪。

审读人:桂文亮 吴述桥 李哲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