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信息中心

文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中心 -> 文院新闻 -> 正文

讲座纪要 | 孙齐《一座消失的石窟:河北宣务山石窟研究》

作者:郝楠来源: 阅读次数:日期:2021年10月25日

(通讯员 郝楠)20211022日下午,“文本世界的内与外”系列讲座之一,主题为“一座消失的石窟:河北宣务山石窟研究”的学术讲座在文学院三楼会议室举行。本次讲座邀请到了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孙齐副研究员主讲,由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林岩教授主持,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罗昌繁、李程、苏小露、卜兴蕾、何安平、王楚等老师出席。

讲座伊始,孙老师首先指出选择河北宣务山石窟作为个案研究的原因及意义。宣务山石窟位于今邢台市隆尧县,隋唐时期山上兴建有隆胜寺,并开凿有“千佛堂”石窟,其唐代唐代造像和题记,是洛阳龙门石窟以外最多的一处。但宣务山石窟进入学界视野甚晚,而且因为宣务山盛产石材,宣务山不断遭受破坏,所以直到完全被破坏时也没有留下完备的调查著录,很长时间来不为人知。

孙老师首先借助明清方志、民国报刊中的材料以及1955年唯一一篇文物调查报告,展示了宣务山及石窟的地理分布。作为历史研究最看重的造像题记,在清人著录中,叶昌炽、缪荃孙、罗振玉、陆继辉等均在著作中著录了宣务山题记;在现存拓本中,北京大学图书馆和济南聚雅斋也藏有数量不等的题记拓片。最后,合并重复,统计目前共得宣务山唐代题记262种(不计刻经及刻字),255种可录文,此外还有后唐题记11种。

收集整理完材料以后,孙老师开始对宣务山题记进行基本分析。首先是时代特征,孙老师以折线图的形式按时代对宣务山125种纪年题记进行了活跃特征分析,指出在高宗、武则天时期造像数量显著,到玄宗时数量明显减少,这实际上也是唐代中原北方地区造像活动的整体趋势。此外,造像的题材也呈现出明显的唐代特色,即以净土信仰为主。其次是地域特征。孙老师以统计表格和历史地图对宣务山题记涉及到的供养人集体进行了分析,指出造像者除了来自周边的州县外,还与太行山南北驿路密切相关。而通过对宣务山周边佛教寺庙的考证,可以看到宣务山隆圣寺及周边的近10所寺院大致呈南北直线分布,这条线即唐代繁忙的驿路,是车马往来的必经之地。

最后,孙老师根据拓本资料结合历史记载,尝试复原石窟的开凿史。分别以“尧山神祠”、“彦琮石室”、“惠宽开窟”、“后续凿刻”为题,介绍了宣务山石窟由出现到消歇的过程。他指出宣务山石窟与唐王朝的开国和开天盛世的结束随行,在很多层面上都像是盛唐时代的缩影。天宝之后,随着唐帝国的衰落,宣务山石窟的营造也告消歇。宣务山一开始所具有的和唐王朝的血缘联系,也不再值得崇敬。宣务山石窟在被夷为平地的千二百年之前,其实就已经丧失了活力。

林岩教授对此次讲座进行了总结,提示我们可以从文献资料中发现更多的问题,在场的各位老师也从各个角度进行了提问与交流,还有来自武汉大学文学院旁听的同学对此次讲座进行了提问,孙老师分别予以了细致的解答。本次讲座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