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预约 在线投稿

学生园地

学生园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园地 -> 学生园地 -> 正文

中国语言文学基地班“明心”学术沙龙第七期顺利举办

作者:曾宇阳来源: 阅读次数:日期:2022年04月02日

(通讯员 曾宇阳)3月25日下午三点,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怀义教授作客中国语言文学基地班第七期“明心”学术沙龙讲座,以“对照记:仇英《汉宫春晓图》与《红楼梦》”为题作了一场精彩的讲演。此次讲座在文学院一楼学术报告厅举行,由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2019级基地班主办,文学院基地班同学及部分硕博研究生参加,基地班导师王海龙主持。

讲座伊始,王怀义教授首先强调了了解艺术史对文学研究的重要性,随后以自己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亲身经历为引讲述了仇英画作与曹雪芹及《红楼梦》的关系。据王怀义教授的考证,曹雪芹先生不仅是一名家喻户晓的作家,他同时也是一位画家。这一发现在红学研究上具有一定的独创性。然后,王怀义教授以表格的形式展现《红楼梦》中与画作相关的章节内容,一目了然之余更让人感叹他对作品研究之深刻。

其次,王怀义教授就冷枚、仇英等人的画作展开具体分析,在剖析宫廷画作的同时穿插清朝的历史知识,让同学们在欣赏艺术的同时加深对历史的了解。通过呈现《雪艳图》、《汉宫春晓图》、《十二美人图》等作品,王怀义教授指出雍正和乾隆对绘画的欣赏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和规训意味,并提出自然色情主义”的概念,即:对日常生活的艺术呈现进行色情化处理。此外,王怀义教授还分析了这些作品中女性清高出尘的形象特点,进一步让同学们体会绘画对《红楼梦》产生的影响。

王怀义教授十分注重研究者的研究态度与过程,他认为研究者一定要看到画作的真迹才可以下结论。从事《红楼梦》与绘画主题的相关研究是一件高要求的事,不可马虎。然后王怀义教授又为同学们介绍了多位在红学研究上颇有建树的学者,例如国内的商伟教授和国外的蒲安迪教授。最后,王怀义教授就《红楼梦》文本意义生成的两种形式做出更深刻的阐发,讲座也步入尾声。

讲座的内容新颖丰富,思想深刻,给了同学们不少启发,也有同学勇敢的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因此,在讲座结束之后,王怀义教授特地留出时间为同学们答疑解惑。任洁、陈子迅和吴雨歌等同学积极提问,王怀义教授也耐心、详尽、风趣地给出了自己的回答,进一步加深了同学们对本次讲座主题的认识。讲座在热烈的掌声和欢快的气氛中圆满结束,第七“明心”学术沙龙也在互动与思考中落下帷幕,留给同学们阅读与学习的余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