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朱蓉菁 何晓蕾)4月1日下午,由华中师范大学未来教育家联盟主办,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师范生训测部承办的师范生技能经验分享文化沙龙于文学院2201教室开展。本次“文心相印,发展同行”文化沙龙特别邀请到心理学院的刘亚老师作为主讲嘉宾。活动旨在分享交流经验,为同学们提供实用的教育心理学知识,从而让同学们在初入教师岗位时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

首先,刘亚以众多中小学教育当中所出现的问题为引,强调了处理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性。他所列举的例子均是社会上真实发生过的极端事件。
随后,刘亚与同学们共同探讨这些社会事件,并且以一些成功的案例激励大家,从而增强大家对未来的教师生涯的兴趣。同时,他对师生关系进行了补充,将家长-老师-学生三方的关系着重挑选出来讲述。他针对“请家长到学校”这种现象给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并得到台下听众的一致赞同。在交流中,刘亚以自己的方式还原了同学们高中时的真实感受,以情感的共鸣拉近了与同学们的距离,用幽默的语言和友好的互动增强了同学们的代入感。
紧接着,刘亚将自己总结的经验分享给同学们,并对在座的“未来青年教师”寄予厚望。他表示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以“上下级”来区分学生和老师的关系。同时,要善于倾听理解,以学生的角度来看待、分析问题,适时表达对学生的关切。其次,要积极关注学生状态,用期待替换批评,以爱来感化学生。最后,刘亚总结道:“要心中有爱、目中有人,以点滴之言行重构师生关系,于真诚沟通中实现教书育人。”

至此,本次“文心相印,发展同行”师范生技能文化沙龙正式结束。刘亚老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同学们介绍教师在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师生矛盾,分享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增进了师范生对教师岗位的了解。文院学子从文化沙龙中汲取经验,学会用爱建立师生关系,成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未来优秀语文教师。师生之爱心心相印,教育之魂代代相传,以爱连接师生,一起奔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