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5日是全国第60个“雷锋纪念日”,也是第24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值此之际,文学院2022级本科生辅导员崔宏博、蒋金玉邀请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校长奖获得者、2020级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崔嘉欣和2022级本科生陈书涵、杨嘉仪围绕志愿服务经历开展分享活动。
活动伊始,崔嘉欣以自己在贵州支教、做志愿服务的三个小故事引入:女孩来不及洗脸前往亲戚家只为蹭网上课,男生凌晨坐上车只为和老师再见一面,一学生努力学习终于成功从黔山走到桂子山和老师成为校友。在谈及参加志愿服务的原因时,崔嘉欣结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章》中“积极参加志愿服务”的内容以及《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的表述进行分享。而对于如何将志愿服务融入生活这一问题的讨论,崔嘉欣分享道:“这未必一定是多么伟大的壮举,也可以是在电梯上帮忙同学按一下楼层、最后一个出教室时随手关灯,生活的点点细节都可以倾注雷锋精神的光芒。”

陈书涵和杨嘉仪从寒假亲身经历展开,和同学们分享校园志愿服务和社区志愿服务的经历。陈书涵分享自己在寒假完成的四项志愿工作:在回母校宣讲的过程中她懂得了如何更好地统筹规划;在“新阳光病房”志愿活动中收获了对细节的关注;在寻找非遗传承人这一活动中,她突破了自我第一次独立完成万字调查报告;在“一起云支教”中,切身的体会带给她对“认真负责”四个字更深的理解。杨嘉仪则用“起承转合”形容自己在社区志愿服务的一个半月,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惊喜都让她得到收获。她说,平日中看似平常的小事,很可能暗藏不为人知的付出。志愿活动的内容虽然不同,但她们都从中感受到雷锋精神中蕴藏的催人奋发的力量。


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既在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的朋辈经历中收获良多,也深知雷锋精神在新时代下依旧散发着璀璨的光芒,催人奋发向上。雷锋精神代代相传,文学院2022级本科生也在奋进的道路上不断接力,使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