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预约 在线投稿

学生园地

学生园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园地 -> 学生园地 -> 正文

漫溯文本深处,深耕阅读教研——19级“卓越筑梦计划”班“悦读悦享”系列活动结束

作者:来源: 阅读次数:日期:2023年04月29日

(通讯员:韦涵诺、卫薇)为丰富与深化整本书阅读活动,启发阅读与教学的思考探究,2019级“卓越筑梦计划”班(以下简称“筑梦班”)开展的“悦读悦享”读书分享会系列活动持续深入,4月27日上午,19级、20级筑梦班共计二十五名同学在张筱南、陈秀玲两位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武汉外国语学校观摩《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公开课。

公开课由武汉外国语学校田蕾老师讲授,她以刘姥姥这一特殊人物设计大章回的联动阅读。“品小传”环节,以完成人物小传为前置任务,在课上设置“小传升格”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针对小传写作出现的问题,田老师提出“文本细读法”,为学生提供分析人物的维度,进而开展“赏人物”环节的教学。即结合戏剧表演的形式和细读文本的指导,引导学生深度分析人物形象。田老师遴选出刘姥姥三进贾府的片段,带领学生从关注单一人物的细节刻画到关注人物间的关系变化,逐步发现人物形象的复杂性,挖掘人物关系变化和社会背景的关联。最后,她以升格小传、关注刘姥姥视角下的大观园趣闻两项任务完成学习评价。

随后进入评课环节。田蕾老师先总述了教学思路,说明本课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位置、单元任务中“赏人物”的要求,以及自己甄选主要人物和对照人物的过程。她依据前期教学,发现学生在细读文本上的困难,设计撰写小传的学习活动,基于学生的阅读体验开展方法指导,并提出整本书教学需要关注大框架和注重遴选代表性的、能提升学生阅读素养的片段,以期达到常读常新的阅读效果。接着,武汉外国语学校赵文清老师代表本校老师进行点评,他以“精、巧、活、实”四字,肯定田老师精细而实际地指导学生细读的方法、以学生认知为主体呈现教学过程。

张筱南老师和陈秀玲老师进行点评。张筱南老师肯定田老师前期铺垫到位,在教学中展示出了学生的阅读思考。对于整体教学,她认为整本书阅读教学的难点在于让学生在阅读中从“知道”维度达到“感受”及“认同”。对于公开课教学内容,她进行延伸探讨,结合作者塑造人物的意图和类比明清文学中与刘姥姥同类的人物,进一步解读凤姐和刘姥姥之间关系变化的原因,分析变化背后的社会文化内涵。陈秀玲老师在感谢武汉外国语学校给予的交流机会后,继而指出活动开展的意义,激发了在场师生不断探索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热情。接着她也提出了几点教学建议:在选点方面,找切入口打开学生的阅读窗口,关注具有贯穿性的人物,且选点目的不仅限于分析人物,还需要透过人物、对比人物间的矛盾,看社会变迁和作者的写作目的;在教学设计方面,需考虑教学目的和教学活动的相融性,细化学习活动评价标准,精读环节可以结合考试测评来设计,注重教学内容的迁移性并专题化。

最后,武汉外国语学校吴小平主任进行总结,对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践落实提出期望。而后他带领筑梦班同学参观校史馆,介绍学校独特的办学理念,并激励同学们不断探索教法,积极参与教育实践。

本次活动也是19筑梦班整本书阅读系列活动的第四期,前三期活动分别于3月27日、4月5日和4月10日在文学院328教室进行,同学们先后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一一分享了自己整本书阅读的感受和教学设计。至此,为期一个月的“悦读悦享”读书会系列活动圆满结束。从校内分享到校外观摩,筑梦班同学在读书分享和交流探讨中进行思维碰撞,在一线观摩中感受课堂活力,积淀了丰富的整本书阅读与教学经验。活动虽告一段落,阅读的步履却不会停歇,教法的探索将是班级成员日后不断面临的课题。在一期期活动中持续探讨教法、深化思考,每一次实践形成了合力,激励同学们积极研究教法,推动教学的整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