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讯(通讯员 王铭浩)10月22日,由华中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主办、未来教育家联盟承办的“第十六届最佳师范生集体评选暨风采展”决赛在九号楼演播厅举行。来自全校各学院共15个师范生集体围绕“树师德、炼师能、展师风、铸师魂”的主题进行集体风采展示和现场答辩,受到湖北日报等媒体的报导。文学院2023级代表我院参赛,以排名前三的总分获得“第十六届最佳师范生集体”荣誉称号,充分展现了文学院师范生集体的风采与实力。


冲“最佳师范生集体”全纪实
技能锤炼记:以笔为剑书写每一份教案手稿,精雕细琢打磨每一个教学环节,是技能的千锤百炼,是匠心的破土萌发,将“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的意境描摹进书卷中,把用硬笔和软笔书写的千年汉字倾注于笔尖里。





备赛群像志:夜晚的微光映照在备赛的身影旁,灵感的星火跃动在排练的推敲里,每一次的磨合都为登场时的那刻高光。



现场高光时:2023级的情景剧《燃灯者》,通过绘声绘色的方式,为观众带来了一场独具匠心的风采展示。节目展现了文学院2023级学生在《于漪全集》的读书分享会中,体会到教师作为“燃灯者”的责任与担当,并从人民教育家于漪的温情回信中找到了答案——“教师的神圣职责是点亮生命灯火,学生的以及自己的”。从初入学时的困惑走出,大家朝着成为优秀语文教师的目标奋进:在一次次试讲录制中蜕变成熟,在见习中第一次登上讲台,在支教义教中收获满满……展演结尾表达了师范生们对未来的展望:做“燃灯者”,将知识的种子播撒在祖国大地上。




在答辩中,我院2023级以《文心狮韵,师道传薪》为题,聚焦“师魂铸就”“师能彰显”“师范致远”“师艺浸润”,展现了年级的师范建设成就。2023级学生累计举办“文小狮专业成长计划”等6场特色年级活动以及25场师范生主题班团活动;参与组织心灵疗愈音乐会等特色美育活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的足迹踏遍全国200多个地级市。在文学院2019级的基础上,2023级逐步完善“文小狮”特色IP形象,381位“文小狮”立志做燃灯者,在成为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陈鑫颖:从最开始剧本的探讨与修改,到才艺展示不断的编排与完善,再到材料内容的撰写与美工,再到PPT的十余次修改与答辩的彩排……评选材料诞生时的那份激动、观看《燃灯者》风采展示时的那点泪目、得知最终结果的那些喜悦,正是对我们付出的最好回应。
周柠杉:担任本次才艺展示环节的导演是我大学学生工作中面临的最大的挑战,但也成为我在集体中最珍贵的回忆和收获。现在再回想,脑海中更清晰的是这一个多月在文学院一楼报告厅和30多位同学的相处细节,在那些红红的椅子之间萦绕着我们的笑声,而那些焦虑的、难熬的情绪实际上已经模糊成了小点。化用一位演员组同学的朋友圈的一句话,“以后成为老师的我们会想起,2025年10月,不只有二十度温差,还有一楼报告厅和很多人”。我们的才艺展示是在一次次排练中成型的,边演边改是常态。我想每一位同学都是导演,导演着我们自己的师范生成长生涯。
侯奕蕾:在决赛之前我们排练了很多遍,在每一次排练中不断的发现问题,改进问题,以达到最好的呈现效果。关于珍贵的回忆,我脑海里首先想到了大家一起轻轻晃动着收集的星灯,高喊“你我都是燃灯者”的誓言。这个场景虽然排练了无数遍,但是每一次都会带给我新的感受和体会。希望每一位“文小狮”都能成为燃灯者,愿大家的未来一路生花。
邹元炜:作为文学院2023级级会主席,我有幸全程见证了这场近百人的“聚力之征”——我们在字斟句酌的材料修改里校准方向,在模拟答辩的互相碰撞中填补疏漏,在深夜备赛的声声关切里互传暖意。同行途中,一种滚烫的力量慢慢凝聚——“一群人,一条心,一起拼,一定赢”。如今回望,荣誉的分量或许会随时间沉淀,但这份在并肩奋斗里生长出的信念,才是这次评选赠予我们最珍贵的礼物——毕竟我们早已懂得,一群人同行的路,永远比一个人走得更远、更坚定。

“以青春之我,赓续奋斗之志。”文学院将继续激励师范生怀揣教育梦想,秉承忠诚博雅、朴实刚毅的华师精神,朝着卓越师范生的目标锐意进取,以青春之力书写教育强国新答卷!

审读人:桂文亮 李哲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