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朱耘漫)11月10日下午三点,“走向深度的阅读”讲座在华中师范大学古代文学教研室举行,同时设置有腾讯会议线上会场。此次活动由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邀请到中山大学吴承学教授前来主讲,由华中师范大学韩维志教授主持。
吴教授认为:阅读是一种大众普遍具备的能力,中文系的学生应该具有更为专业的阅读能力。司马迁说:“好学深思,心知其意”,这是治史之道,也是读书、治学之道。阅读中国文学,需要从中国文学的内在理路,文献史料与原始语境出发,也需要有能超越文本和惯性思维的悟性与洞察力。
讲座伊始,吴教授提出问题“为什么读书?”,并指出自古以来两种读书的原因——内在需求与利益驱动,紧接着吴老师以《勉学歌》《四时读书乐》等诗篇来进行论证,表明了两种读书的需求,或是出于内在精神等方面的需求,或是出于实用的目的。若要平衡这两种需求,则需要读者好学深思,回到古人语境去理解文本。
一是要注意对文本的解读是永无止境的。吴教授在这里列举了明代唐寅的《七十词》,指出如果是第一次阅读这首作品,读者们无疑会给予其很高的评价,但如果我们能查阅更多的资料,有更深入的阅读体验,就能发现唐寅的《七十词》中用数字化的表现方式来体现其人生态度的手法并非是独创的,而是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杨朱哲学理念之中,杨朱“百年寿之大齐;得百年者,千无一焉”中已经开始将数字与人生相联系,而后北宋范仲淹《别银灯》、宋代王观《红芍药》等作品中均继承发展了这种手法,唐寅自然也是承继此法,这是以纵向溯源的方式来理解作品;若是再将《七十词》与唐寅其他文学作品相比较,如《一世歌》《一年歌》等,不难发现唐寅作品之中构思的自我雷同性,这便是阅读时的横向对比,通过纵向横向两种不同的对比方式能帮助我们更加客观地认识与评价作家作品。因此,吴承学老师总结道,对作家作品的评价需要读者拥有广泛的阅读,才能有所评断,才能在微妙的地方读出别人读不出来的东西。
二是读书要置于具体历史语境之中。吴教授列举了唐诗《和张仆射塞下曲》与数学家华罗庚对其的质疑,吴老师指出此诗是没有错误的,阅读文本时我们不能以自己的认知去随意评断作品,而是要还原到具体的历史语境去加以理解。
三是读书时必须要了解古人的习惯,如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并称”现象,王安石明确提出“名姓先后之呼,岂足以优劣人哉?”表明“并称”中的先后顺序并不是按照优劣程度而定,吴教授提示道,“称呼之便”要与古人语言习惯来理解,古人是因为有平声居前,仄声居后的语言习惯,才会有“王孟”、“温李”等并称。
四是读书须讲求人情事理,吴教授联系《诗经·采薇》一篇具体分析,体现理解文本时要正确理解其中蕴藏的情感与深意。
五是要求在阅读时需要有联想和超越的能力,以童谣和军训中常见的“一二三四五”等,追溯联系到中国古代数字入诗的相关案例,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有联系不同文本、超越文本和惯性思维的自觉认识。
六是读书时要正确理解文本中语境与想象相关问题,吴教授以古代“诗能达人”和“诗能穷人”两种论断为例,揭示了古人对于诗人的两种想象,隐藏着深刻的诗学价值观念。
七是阅读时要不离文本,超越文本,吴教授以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不值”、“不遇”现象为例,引发深思,强调了阅读时要在基于文本的基础之上善于联系、发现问题,并进行总结。
最后,吴教授表达了对学子们的期许,希望大家能借鉴学习古人的生活方式与心态,淡化功利的眼光与行为的目的性,以一种诗意的态度对待阅读与生活!
吴教授在讲座中旁征博引,以详实的论据充分表明了深度阅读的重要性与具体路径,并时刻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让华师学子受益良多,最后此次讲座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