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信息中心

教研天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中心 -> 教研天地 -> 正文

第三届“交叉与融合”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青年工作坊顺利举办

作者:谢佩瑾 周雨超来源: 阅读次数:日期:2021年11月29日

(通讯员 谢佩瑾 周雨超)20211128日,第三届“交叉与融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当代审美及文论基本问题研究”青年工作坊在线上举办。会议由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和中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青年学术创新团队主办。来自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天津师范大学、中国石油大学、汕头大学、河南大学、湖北大学等全国各高校的约五十位青年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

华中师范大学文艺学学科带头人胡亚敏教授为会议开幕式致辞。她提出我们当代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要“还原一个年轻漂亮的马克思”,把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与马克思的传记、历史文献和特定历史语境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走近马克思。胡亚敏教授对中国当代年轻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们寄予殷切期盼,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而取得突破性研究进展的希望在青年。

会议围绕“马克思主义批评和批判如何与文学文化的现实相结合”这一议题展开,以“回到马克思”为起点,在基本范畴和思想要旨的双向辨识过程中,确立马克思主义批评批判的关键节点。在此基础上,会议倡导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们面向当代现实进行理论层面的拓展,关注资本、劳动、政治、文学、艺术、文化与实践之间的新动向新变化。

会议以主讲人发言和与谈人参与讨论的形式展开,共分为六组,由万娜(华中师范大学)主持。

第一位主讲人黎杨全(华中师范大学)做了题为《数字资本与马克思文艺的当代发展》的发言,通过讨论“数字资本”“玩劳动”“平台资本主义”等与当下文学文化紧密贴合的概念,指出研究方向应由文艺活动深入到文艺观念,并以弹幕文化为切入点,阐明艺术观念出现了“走向交往诗学”的新特征。沈壮娟(中国石油大学)、徐文贵(中国政法大学)、黄晓华(湖北大学)分别对这一话题的相关现象做出了自己的阐释。

第二位主讲人王行坤(天津师范大学)做了题为《劳力者写作的可能与限度:一个比较研究》的报告。他对朗西埃的文艺考古学与新中国劳力者的写作实践进行对比研究,从如何看待生产与文艺关系的角度切入,通过差异分析了其现象背后的文化政治意义。颜芳(华中师范大学)和胡涛(黄冈师范学院)对这一话题给予了各自角度的补充。

第三位主讲人黄继刚(汕头大学)的发言主题为《地图的艺术介入和文化政治——维米尔的地图想象》。他将主要在地理学意义上呈现的地图从艺术角度加以观照,并且与文化政治关联,呈现了跨学科的尝试和探索。在随后的讨论中,付林鹏(华中师范大学)和刘涛(华中师范大学)分别从古代文学研究和文化政治研究的角度对这一话题提出了不尽相同的研究设想,黄继刚教授也对此做出了现场回应。

第四位主讲人盛福刚(武汉大学)的发言主题为《市民社会论和批判者群像》。他以丰富而严谨的文献考证,梳理了日本市民社会派对马克思恩格斯历史理论的重构,并阐释了日本最终转向批判市民社会史观的原因。随后,周可(武汉大学)在讨论中指出日本学界在马克思著述手稿的研究和重新阐发中的可借鉴之处,以及可能存在的局限。王晶(华中农业大学)提出了对市民社会概念不尽相同的思考,盛福刚老师现场做出回应。

第五位主讲人李松(武汉大学)做了题为《现代中国的视觉文化与记忆——以美国〈现代中国文学与文化〉(MCLC)杂志为中心》的报告。他从美国学术期刊《现代中国文学与文化》2000年的“现代中国的视觉文化与记忆”特刊所载论文入手,聚焦现代中国的视觉文化问题展开研究。与谈人王怀义(武汉大学)、袁劲(武汉大学)和李远(华中师范大学)补充说明了学术史研究的可能性与困境,指出授课讲义、会议、期刊等材料对于丰富学术史和学科史的意义。李松教授就翻译、出版及研究方法等问题做了及时回应。

第六位主讲人王海龙(华中师范大学)的报告主题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审美反映论》。他以刘纲纪先生对审美反映论的解读为例,分别阐述其建构缘由、致思路径、创见等,回溯了审美反映论这一中国当代美学理论史和文学理论史上的重要现象的发生过程。其后,甘露(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和史晓林(河南大学)分别从中国古代艺术哲学和中国古典美学的角度深化了对话题的探讨,王海龙老师对这一探讨做出了及时回应。

会议过程中,主讲人和与谈人之间展开积极学术交流,节奏紧凑,气氛热烈。

会议最后,万娜代表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青年学术创新团队向云端盛情与会的各位青年学者表达了感谢,她表示期待今后在与各位同仁进一步的合作交流中,碰撞出更多的思想火花,酝酿出更深厚的学术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