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信息中心

教研天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中心 -> 教研天地 -> 正文

刘醒龙长篇小说《听漏》三人谈

作者:汪昕菲来源:文学院 阅读次数:日期:2024年10月01日

(通讯员 汪昕菲)2024年9月27日,刘醒龙长篇新作《听漏》三人谈在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负一楼倍阅书店举行。本次活动为2024年湖北省“倍阅”大学生红色共读活动“筑梦青春·专家系列讲座”系列活动之一,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华中师范大学中科创业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倍阅利群书社承办。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名誉主席、茅盾文学奖得主刘醒龙先生与武汉轻工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硕士生导师邱婕、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杨晓帆现场展开对谈,气氛热烈、座无虚席。

继《蟠虺》发表后,作家刘醒龙积淀十年的青铜重器系列之二《听漏》近期推出,长篇小说《听漏》以半个世纪以来考古人的生活与命运为经,以青铜器九鼎七簋承载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为纬,将个人命运、城乡变迁与文化传承、历史演变相结合,追问了当代知识分子的责任和担当,并从丰沛的考古文物知识与对礼器制度的追溯中探讨了历史变迁中的人心与伦理。

刘醒龙先生围绕《听漏》的创作历程和小说特色发表了演讲,谈及小说的名字来源于昼伏夜出的、具有神秘色彩的听漏工这一职业,它从未在文学史里出现过,但在日常生活中又极为重要。在小说中,“听漏”被赋予了更为广泛的内涵,不只是听下水管道的漏水,也是听考古之漏、生活之漏和历史之漏。刘醒龙先生还提到是青铜重器改变了自己,他曾在亲眼所见用于炊器的鼎上面的烟胎时,大受震撼,忽然觉得青铜器一下子生动了起来,不再是冷冰冰的,而是活生生的、充满了烟火气息,所以在创作《听漏》这部与以青铜重器为题材的文学作品时,有意将艺术书写融入人间烟火气。

邱婕老师和杨晓帆老师一致认为,《听漏》是一部很“洋气”的小说,用透视历史的方式不仅展现了楚文化精魂,也展现了崭新的武汉城市形象。两位老师随后围绕考古小说应该如何创作、小说中“贤良方正”的道德追求、正序的自觉和认知、楚地文化人的精神持守等话题与刘醒龙先生展开了讨论。

最后,同学们踊跃提问,刘醒龙先生就《听漏》如何将广博的考古知识和虚构的文学创作相结合、长篇创作中如何保持情节人物和主题的连贯性等问题,一一予以回应,并鼓励华师学子热爱生活,热爱文学。

讲座活动圆满结束。

审读人:桂文亮 李筱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