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讯(通讯员 喻莉津 南贺智 高兰溪)为了探寻人工智能技术的前沿动态,思考中文专业在AI时代的创新路径,激发学子对科技与人文融合的深层认知,3月5日,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2023级拔尖基地班与汉语言专业创新班的同学们一同前往科大讯飞公司华中总部,开展了一场“AI赋能人文”的深度探索之旅。文学院辅导员周旺章参与系列活动。
活动伊始,同学们在讲解员绘声绘色的解说中参观了科大讯飞AI技术应用展厅。以AI虚拟主播晓颜的一段多语言介绍拉开序幕,展厅展示了AI技术在工业、交通、智慧城市等多元领域的“硬核”应用,让人目不暇接。观“AI+办公”,AI语言技术赋能两会报道,既提升了新闻生产与传播效率,又为新闻报道注入创新活力;览“AI+教育”,智能语音识别与批改查重系统让同学们感受到AI如何精准辅助专业学习,为学术研究保驾护航;再探“AI+医疗”展区,个人健康AI助手的现场体验与辅诊系统的实例展示让大家领略到科技赋能生命健康领域的无限潜力……每一处细节、每一张图例,无一不彰显着AI技术的无限可能,也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科技赋能生活、改变生活”的真谛。


展厅参观结束后,同学们齐聚会议室,聆听了一场关于人工智能与人文科学深度结合的精彩讲座。主讲人以“人工智能简史”为轴,从算法的起源到多模态大模型的飞跃,特别强调了科大讯飞在语音技术推动社会发展和服务个人生活方面的成就。不论是声音修复助力残疾群体流畅沟通,还是翻译技术向同声传译进阶实现多语种无障碍即时交流,又或是古籍数字化、方言传承、全球中文教育平台等领域的突破,这一切耀眼的成果都向我们传递出一个深刻的道理:科技不是人文的对立竞争者,而是解码文化基因的新钥匙、通向灿烂新生活的新路径。讲座尾声,主讲人也指出,处于AI时代高速发展的洪流中,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知识产权问题、技术伦理问题、人才培养数字化转型新规划以及人类就业问题,青年一代需要深入思考并积极行动,顺势而为,积极探索属于自己的创新发展之路,从而为社会的进步贡献独特价值。

讲座后,同学们积极互动,就AI技术发展与人文学科融合发展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见解,辅导员周旺章在总结时指出:“危机之中蕴含机遇,大家要善用人工智能,将科技前沿成果与专业学习、研究相结合,在文学与科技的融合中感受时代的变动。”
审读人:陈蓓 李哲立 周旺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