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学术研究

学术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活动 -> 正文

感语言之美,悟文学之道:周光庆教授做客第十八期文华讲谈

作者:张帆 陈新月来源: 阅读次数:日期:2018年01月08日

 (通讯员:张帆 陈新月)1月7日晚,由华中师范大学主办,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承办的第十八期文华讲谈于文学院一楼学术报告厅顺利举行。本次讲座以“感悟中国语言文学学业之道”为主题开展,邀请了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光庆担任主讲人。文学院古代汉语教研室副教授王洪涌,古代文学教研室副教授付林鹏出席了本次讲座。

 讲座之初,王洪涌老师分享了自己在跟随周光庆先生学习研究的过程中,近距离了解到周先生的学术研究方法及其转变,深刻体会到周先生“从来不把自己局限在某一方面”的开阔视野。

 周光庆教授以自己年轻时也有困惑彷徨为开场白,表达了希望能与在座同学们共同探讨“什么是中国语言文学之道”的愿望。他说,华师杰出校友朱光潜先生曾经写到,不同身份的人对于悬崖上的古松会有不同的思考,这给了他启示,“同样的对象站在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眼光来审视,将会有不同的认识和情感。”

 在谈到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风采时,周光庆教授谦逊地表示“谈风采是一辈胜一辈,和你们谈我还不够格,你们的风采比我们当年好多了”,但同时他也强调,当代大学生不仅仅要有青年风采,还要有大学生风采,更要有语言文学系的大学生风采,要“优雅之外,还能在这个领域显出一份深刻和创造的情怀”。

 周光庆教授首先从大方向上谈到了自己对“什么是中国语言文学之道”的理解,他从卡希尔的《人论》中得出,“人就是语言的动物”。紧接着,周教授通过对“春”和“道”两个字的讲解,说明了汉语言文学文字与哲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他希望,汉语言文学系学生能认识语言文学的法则与规律,从而找到通向文学与哲学的道路。

 在随后的提问讨论环节中,同学们积极踊跃参与。文学院2017级学生杨栩等同学发表了自己对于“什么是中国语言文学之道”的看法。周教授在现场难掩欣慰之色地说:“我可以大言不惭地讲,今天我的讲座算是成功了。”

 讲座的尾声阶段,王洪涌老师做出了简要总结:“学习中国语言文学的方法,一是基础要扎实,二是视野要开阔。希望以后自己也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