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师资队伍

离退休教师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离退休教师 -> 正文

魏天真

作者:文学院来源: 阅读次数:日期:2016年04月15日

 

2EF92

魏天真,1966年1月生于湖北公安。1988年6月本科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1995年、2005年相继获得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博士学位。2005年9月进入武汉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2008年6月期满出站。主要从事女性主义和当代文学文化研究。现任教于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给本科生讲授《中国当代文学史》(1)、《中国当代文学史》(2),给研究生讲授《中国当代文学现象研究》、《现代文学的生产与传播》(合上)。

主要学术成果如下:

一、论文及专著

(一)学术论文

1. 《网络小说的语言特征》,《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2.《自陷囹圄的女性主义》,《文艺争鸣》2003年第5期。

3.《慎重对待身体》,《读书》2004年第9期。

4.《一部小说和一门学说:把弗洛伊德挂起来》,《外国文学》2004年第4期。

5.《网络语境中文学写作的异质性》,《江汉论坛》2004年第9期。

6.《后现代语境中的女性主义:问题与矛盾》,《外国文学》2005年第5期。收入赵一凡等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版。

7.《作者之“恶”:当前文学中的性描写问题》,《上海文化》2006年第3期。

8.《李洱小说的“复杂性”及其意义》,《小说评论》2006年第4期。

9.《女性写作的“三突出”:反女性主义征候之一》,《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10.《“沿着历史偷偷溜走”——读君特·格拉斯的〈比目鱼〉》,《外国文学》2007年第1期。

11.《魏微:异质的和纯粹的写作》,《小说评论》2007年第6期。

12.《我们愿意中的毒》,《读书》2008年第6期。

13.《作为问题的女性气质:从文本世界到日常生活》,《华中学术》第1辑(2009年9月)。

14. 《当代文学观念的流变及其反思——以方方为例》,《江汉论坛》2010年第9期,合作,第二作者。

15.《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本土化历程及其问题》,《外国文学研究》2011年第3期,合作,第二作者。

16.《“反观看”的意义与有意义的“反观看”》,《江汉论坛》2012年第11期。

17.《追寻微弱而坚韧的人性之光》,《文艺新观察》2013年第1期。

18.《“自我”和“历史”在虚构叙事中的意义》,《长江学术》2013年第1期。

19.《肖丰:艺术家在媒介时代的身份认知示例》,《文艺新观察》2014年第9期。

20.《向他者致意:王安忆的写作与文学的无用之用》。收入《纪实与虚构——2014秋讲·王安忆、陈思和卷》,长江文艺出版社2015年版。

21. 《王安忆小说的“他者”视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6年第3期。

22. 《从“原始的单纯”达到“圆满的单纯”——革命话语作用下的何其芳的诗歌创作》,《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8年第2期。

23. 《废名论新诗:“诗人的诗”和“自由的诗”》,《华中学术》2018年第3辑。《诗收获》2019年“春之卷”全文转载。


(二)专著

1.《求真的愉悦——我读李洱》,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出版,独著。

2. 《自反性超越:女性小说的非女性主义解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独著。

3.《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导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合著,第一作者。

4.《真无观:与他者比邻而居》,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合著,第一作者。


二、科研项目

   1.参与国家语言文字应用“十五”项目《网络环境下文学语言的生产、传播及其社会影响》。项目编号:YB105-60。

   2.参与中宣部“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文学课题组子课题《当前文学状况的调查》。

   3.参与教育部2008年度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一般项目《改革开放三十年文学文体与文学传播形式变迁的研究》。项目编号:08JA751017。

   4.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女性主义视觉下的大众文化文本研究》。项目编号:2010TS010。


三、省部级奖励

1. 2006年,荣获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指导奖二等奖。

2. 2007年,论文《作者之“恶”:当前文学中的性描写问题》荣获第五届湖北省文艺论文奖三等奖。

3. 2010年,荣获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指导奖。



上一条:晓苏


下一条:李晓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