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预约 在线投稿

对外交流

教师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对外交流 -> 教师交流 -> 正文

张旭东教授讲座“重回鲁迅文学——杂文鲁迅的发生学与风格发展小史”成功举办

作者:邱敏娜来源:文学院 阅读次数:日期:2023年09月18日

2023年9月15日下午,纽约大学比较文学系、东亚研究系的张旭东教授莅临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带来一场精彩的专题讲座:“重回鲁迅文学——杂文鲁迅的发生学与风格发展小史”。本次活动由杨晓帆副教授主持,除本院师生外,武汉大学、浙江大学现当代文学学科青年学者也受邀出席。

讲座伊始,张旭东教授首先解释了“重回鲁迅文学”的意涵。其新著《杂文的自觉:鲁迅文学的“第二次诞生”(1924—1927)》,不仅仅是重读鲁迅,也是要借以探讨中国新文学的文学性和现代性问题,并反思文学批评、文学理论和文学史诸范畴及其相互关系,探索文学分析-阐释框架的创新与突破。

接下来,张旭东教授指出,要想实现“重回鲁迅文学”的目标,就必须聚焦于鲁迅文学的核心,而这个核心正是鲁迅的杂文作品。第一,从“发生学”的角度出发,深入研究杂文在新文学、中国文学传统和西方文明的互动影响下是如何创作出来的,鲁迅又在怎样的人生危机与环境压力中,最终选择杂文作为自己最独特的文学表达方式。第二,从“风格论”的角度,以动态发展的眼光捕捉鲁迅文学的内在统一性。张旭东教授以一组类比来诠释鲁迅文学和鲁迅杂文之间的联系:“如果说鲁迅文学是身体,那么杂文就是这个身体里面跳动的心脏,在供给着鲁迅文学这个肌体的运转”。在此意义上,杂文并非仅仅是文体学意义上的存在,而是统摄鲁迅文学整体的逻辑、原则和方法。

在此基础上,张旭东教授对“对象化”和“陌生化”的两种方法进行了简要的介绍。首先,“对象化”意味将鲁迅文学作为“文学科学”的审美对象,剖析其语言形式、寓意表象空间与风格发展,进行现象学意义上的还原。同时,感性体验和理性分析构成了文学评价与判断的双重前提。正是通过对象化的方法,我们才能够突破现有研究范式,并反思阅读、理论、批评及批评语言中存在的窠臼。其次,“陌生化”则强调鲁迅所具有的六重身份,即文学鲁迅、杂文鲁迅、现代主义鲁迅、哲学鲁迅、政治鲁迅、译者鲁迅。

随后,张旭东教授以“杂文”为脉络,聚焦于1924年到1927年鲁迅文学的具体内容与样式,提出“鲁迅文学的第二次诞生”的观点。如果说“第一次诞生”是指鲁迅小说的出现,“第二次诞生”则指向鲁迅杂文的超越性。张教授分阶段讲授鲁迅的文体混合实验,认为正是“杂文的自觉”使鲁迅写作真正“找到了自己的声音”,脱离了既有文学体制的约束。区别于“论文”“美文”“essay”等范畴,鲁迅杂文具有一种“表面物理”式的“螃蟹美学”,通过压缩并裸露自身,颠覆了常规文学意义上“内容与形式”的区分。杂文既构成了鲁迅文学的基本单位,也是鲁迅观念、情感和政治本体论的载体。

在提问环节中,张旭东教授细致回答了 “如何看待鲁迅杂文的‘黑暗面’”“怎么进入鲁迅研究并有新发现”等问题。讲座最后,杨晓帆副教授引用张旭东教授书中的话作结:“在鲁迅这里,历史的停滞通过寓言变成了历史运动的革命性前提。”本次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