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学生园地

学生园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园地 -> 学生园地 -> 正文

第十期“明心”学术沙龙:新中国文学的华北起源

作者:魏珍妮来源: 阅读次数:日期:2022年11月19日

通讯员 魏珍妮11月18日晚,为加强“中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建设拔尖人才”培养、提升文学院学子的学科素养,以“新中国文学的华北起源”为主题的“明心”学术沙龙第十期讲座于线上召开。本次讲座由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现代文学馆特聘研究员、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获得者李丹主讲,吸引了众多文院学子参加。

讲座围绕作为解放区文学空间的“华北”、华北文艺的先天面貌、中国共产党对西北和华北文艺的介入与改造、中国共产党对解放区文艺的内部调制这个四个方面展开。李丹首先举例介绍了延安与山西的文艺活动基本情况,接着从1900年的北方文艺开始谈起,认为梁启超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揭示了中国北方政治活动与文艺活动之间的关系。

随后,李丹介绍了中国共产党这种自发力量的介入对西北、华北文艺的改造,认为制度中的上下层相互作用对三四十年代的解放区文艺乃至新中国文艺产生了深远影响。李丹认为,以戏剧为代表的演艺活动承担了组建公共空间、组织公共生活、动员公众力量的功能,民众在观赏戏曲时,也获取了知识、思想与信仰,并建立了具有共通性的价值观。在20世纪,从义和团运动到共产主义革命运动,不可缺少的是对底层民众的动员,而戏剧在动员过程之中起到了重大作用。动员的重要方式之一,是通过文艺创作改造底层民众,使之成为革命政权的兵源、财源、粮食来源。在这一过程中,来自华北的地方经验发挥了重大影响。

讲座第四部分主题为“中国共产党对解放区文艺的内部调制”。李丹厘清了新中国文艺与延安文艺的继承关系,认为从文艺史权力的角度来看,《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中国现当代文艺叙事的“起源”,而华北根据地文艺则是“起源的起源”。

在讲座最后的互动环节中,同学们积极思考、提问,李丹一一进行了详细解答,使同学们受益匪浅。

至此,第十期“明心”学术沙龙圆满结束。本次讲座帮助学生加强对华北文艺的了解,拓宽学术视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新中国文学的起源问题,激励文院学子认识历史、丰富学识、勤于思考,助力文学院一流学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