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预约 在线投稿

校友联线

校友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联线 -> 校友动态 -> 正文

文院校友肖远平:扎根贵州大地,传承华师精神

作者:胡找心来源: 阅读次数:日期:2018年10月11日

校友卡片

肖远平,贵州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贵州民族大学、暨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被评为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986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

校友事迹

墨染文华,桂香恣意。曾在桂元路穿梭,在佑铭场奔驰,在公书林闻香的你们,当《南湖秋月》琵琶声起,值桂馥幽径新人笑颜,是否会回忆往昔?无数莘莘学子在母校恩师的谆谆教诲与耐心引领下从桂子山走向世界,在商界、学界或政坛,勤勉奉献并取得骄人成绩,为我们树立了楷模。杰出校友肖远平教授就是其中的一位。他的优秀事迹告诉我们,不论身处何地,身居何位,都应传承“忠诚博雅 朴实刚毅”的华师精神,让它在新的百年继续闪烁人文之光,结出累累硕果。

扎根贵州大地,扎实为学

1982 年,出生于历史文化名城——贵州大方的肖远平离黔赴汉,来到华中师范大学就读中国语言文学专业。从小深受民族民间文化濡染的他,对民间文学不仅有特别浓厚的兴趣,更有深入骨髓的热爱。

彼时,刘守华教授开设民间文学课程,学校邀请到来自美国、苏联、日本等国的多名海外著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其中包括世界著名的民间文艺学者、美籍华人丁乃通、时任美国民俗学会主席的邓蒂斯等。为方便学生们探讨问题交流学术,更好地吸收前沿理论知识,刘守华教授组建了民间文学专门小组,肖远平便是最初成员。1985 年,他的一篇文章被推荐到《广西民族研究集刊》发表,以此步入学术殿堂。

民间文学小组与丁乃通教授(后排右五)合影,后排左三为刘守华、右三为黄永林、右四为肖远平

肖远平眷恋故土,是一位有着赤子情怀的学者。“离不开贵州,放不下贵州”是他的口头禅。大学毕业后,怀揣着“民族文化传承和发扬”之梦的肖远平放弃了分配到北京工作的机会,毅然来到贵州民族学院。他说:“故乡不仅有亲人,更有着我愿为之付诸一切的乡愁与乡情。”

得益于母校恩师们的谆谆教诲,肖远平在贵州民族学院的工作如鱼得水、游刃有余。30 余年来,他专注民俗学、民间文学和民族教育的教学研究工作,学术成果颇丰。他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国民族教育重大项目、贵州省社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一般项目、国家民委项目、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课题子课题等10 余项,出版著作十多种、发表论文百余篇,获贵州省文艺奖一等奖等省部级奖励近10 项。

在丰硕的科研成果中,肖远平最满意的著作是《彝族“支嘎阿鲁”史诗研究》。该著是以彝族英雄史诗《支嘎阿鲁王》《支嘎阿鲁传》为蓝本进行系统论述贵州彝族“支嘎阿鲁”史诗的首部专论。学界公认该著是南方非遗史诗研究的首部专著,纷纷称赞这是南方史诗研究的重大突破。2016年该书荣获贵州省人民政府第六届文艺奖一等奖。

谈到从事这部史诗研究的动机时,肖远平说:“当初选择研究彝族的史诗是因为它的传承人越来越少,我深觉研究这部史诗重要且紧迫。如果再不从传承人口中去了解、去记录、去挖掘,这部史诗内蕴的文化可能就流失了。我作为研究民间文化的贵州彝族学子,有责任去保护和研究它。” “支嘎阿鲁”史诗流传已久,但研究成果较少,肖远平只能遍访乡间,逐一寻找、拜访传承人。不少传承人因年事已高相继去世,这给肖远平的研究带来很大困难,加之道路崎岖,交通不便,更给探访和资料收集增加了难度。恩师刘守华教授和黄永林教授一直关心和鼓励着肖远平,恩师们对学术热爱挚守的精神深深影响着他,为他的研究、创作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今年,肖远平与洛边木果等人又将云贵川三省的史诗《支格阿鲁》翻译、整理并已交付排版。

梅贻琦先生曾经这样描绘过理想的学校教育,他说:“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肖远平正是在华师良好教育环境的熏陶下得以迅速成长,可以说,他在学术上所取得的成就都与恩师们率先垂范、耐心引导和严格训练密不可分。在肖远平看来,导师黄永林教授毫无保留的教诲至关重要,忆及当年写作博士论文的场景,肖远平在博士论文的出版后记中曾这样深情地回忆:“从字词使用到观点表达都给予了精心点拨,或耳提面命,或热情鼓励,或启发诱导,论文的许多瑕疵因此得以纠正,许多表象得到了升华”。

传承华师传统,诚实做人

今年,肖远平被贵州省委任命为贵州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同时被评为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特聘专家,黔灵学者;兼任贵州省第五届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贵州省人民政府第四届学科评议组成员、贵州省区域一流学科带头人。肖远平如此突出的成就,与他学缘中的华师传统分不开,“忠诚博雅,朴实刚毅”的华师精神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虽然有着众多头衔,但他一直保持着谦和有礼的待人之道,对自己的老师尤其敬重。每次回母校都会拜访恩师刘守华教授,向老师汇报自己的工作与学术研究情况,讨教一些问题,常常一坐就是半天。前副校长、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黄永林是肖远平的博士生导师,虽然他们之间年龄相差不大,肖远平却十分尊重他。但在黄永林看来,他们之间亦师亦友,肖远平除了向他学习学术之理外,他们之间还经常讨论为人之道与工作之法,相互学习、彼此尊重、共同进步。

肖远平参加学术活动留影

“教书必须先育人,这在文学院有很好的传统。”黄永林这样告诉记者。当年刘守华教授给研究生上的第一堂课不是讲学问,而是讲为人。在他看来,为人是为学的重要基础,如果为人不佳,学术不可能有很深的造诣。他强调,老师既要重视师道尊严,更要尊重学术真理,在追求真理上老师与学生权利平等,必须尊重彼此独立的学术品格与创新。他还主张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营造良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肖远平深受华师传统的影响,并将务实的作风、严谨的治学精神继承了下来。在学术研究上,他是一位求实创新的学者;在行政工作中,他是一名真诚而有凝聚力,有人文情怀的领导。他用人格魅力凝聚力量,用勤奋精神开拓人生,将行政工作和学术研究做得有声有色。“他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忠诚,为人温文尔雅的涵养,为学求真务实的品格,特别是在工作和学术研究中所体现的迎难而上不断开拓的精神,正是对华师精神的弘扬。”黄永林这样评价道。

饱含桂子情结,踏实干事

肖远平毕业后虽长期在贵州工作,仍感念母校的栽培,一直保持着与母校的紧密联系。他积极参与母校的活动,出谋划策,尽心竭力。

在华师文学院编撰教材《民间文学导论》时,肖远平参与编写了书中的重要部分。这部教材获得了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他还积极参加了黄永林教授主持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文化部委托的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由于贡献突出,肖远平被华师聘为兼职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肖远平生活照

融入肖远平血液与情感中的母校情结,让他处处表现出对母校的眷恋与感激。在贵州民族大学工作期间,肖远平积极推动贵州民族大学与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等单位开展合作办学;支持贵州民族大学的教师到华师读研究生、访学进修,鼓励学生来华师交流学习,积极接收华中师范大学的毕业生到贵州民族大学工作。为了让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高地出现华师的身影,肖远平带领华师十几位博士组成了一支高水平的非遗研究团队。目前,该团队已凭借丰硕的学术成果在国内民俗学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连续三年出版的《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更是国内少数民族非遗研究的首部蓝皮书。华师民间文化研究的学缘在贵州民族大学得到了承续,并在许多方面做到了创新与超越。在贵州民族大学任副校长负责新校区建设时,肖远平特意设计了一片桂花林,种植了三千株桂花树。华师校花在贵州民大新校区盛情绽放,将华中师范大学与贵州民族大学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让良好的治学传统在两校传承与发扬。

毕业32 年,肖远平已经从一名普通的华师学子长成为了知名学者和大学校长,面对如今取得的成绩和荣誉,他仍然保持着初心。在得知自己获得“四个一批”人才荣誉时,他表示:“荣誉更是实现梦想道路上的鼓励和鞭策。如同习近平总书记讲的,中国梦是民族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我生于乌蒙山,长于慕俄格(大方县原慕俄格古城,彝族地名),从小就在民族文化氛围浓厚的奢香故里洗涤心灵,对本民族的彝族文化自然有深入骨髓的热爱。一直以来,我坚信贵州的跨越发展离不开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坚持用脚丈量贵州大地、用心书写贵州学问,为贵州区域文化走出大山、走向世界而努力。在梦想的指引下,荣誉仅仅是附加值,更多的是沉甸甸的责任,所以即便获得了荣誉,也要将其归零,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肖远平从华师走出来,满载华师的期望和祝福,将华师精神带到贵州大地,在贵州大地写下了人生壮丽的篇章。我们祝愿他在未来的事业中,飞得更高,行得更远!

本文转载自:华大在线